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 徐禾等编 ==========第1页========== 1 政治经济学 5 劳动 9 劳动对象 11 劳动资料 ......... 11 生产工具 12 生产资料 13 生产力 14 生产关系 ..... 15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17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20 经济规律 22 社会分工 24 自然经济 27 商品经济 28 小商品生产 ....e 30 必要劳动剩余劳动 32 剥削 34 封建地租 35 超经济强制 38 资本的原始积累 39 商品… 41 具体劳动抽象劳动 43 价值量.… 45 简单劳动复杂劳动 46 私人劳动社会劳动 .. 47 劳动生产率.… 49 劳动强度 51 价值规律 52 价格 55 ==========第2页========== 2 货币 58 货币的职能 60 铸币… 63 纸币 .ee ee.. 64 货币流通规律 66 通货膨胀 68 资本 70 劳动力商品 72 剩余价值 74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77 剩余价值率.… 78 绝对剩余价值 80 相对剩余价值 81 超额剩余价值 83 资本主义的简单协作 84 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 85 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 87 产业革命 89 工资 90 计时工资… 92 计件工资 94 名义工资实际工资 96 血汗工资制度 97 劳动纪律 99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101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103 资本积累 105 资本积聚资本集中 ,107 资本有机构成 108 ==========第3页========== 3 相对过剩人口 109 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 111 国民收入… 113 国家预算… 115 财政赤字 117 公债 118 马尔萨斯“人口论” .120 资本循环… 122 资本周转 124 生产时间流通时间 126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127 折旧 128 利润 129 生产费用 130 利润率 ..e...e . 132 平均利润 134 生产价格 136 商业资本 137 剪刀差 ..... 139 商业利润 140 流通费用 142 生产劳动非生产劳动 .144 借贷资本 .145 银行 148 利息利息率 150 级差地租 152 绝对地租 155 垄断地租 158 “土地肥力递减规律” .159 ==========第4页========== 社会总产品 160 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 16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162 经济危机 163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166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168 农业危机 170 帝国主义 ....... 172 垄新. 175 垄断组织形式 177 垄断价格. ,178 垄断利润 179 金融资本 181 “参与制度” .183 金融寡头… 185 股份公司 187 股票行市 188 有价证券 189 资本输出 ...... 191 倾销.… 194 国际垄断同盟. 195 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 196 “超帝国主义论”. .199 工人贵族 200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02 国民经济军事化 204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 206 后记… 209 ==========第5页========== 5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以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日益发展,当社会经济生活日趋复杂的时候,便开始产生了经济思想。从中国和外国的许多古代著作中,可以看到不少关于经济问题的论述,有的并且具有相当卓越的见解。但是,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则是产生于十六、十七世纪,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时期。至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产生的还要晚一些,那是在十九世纪中叶。有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后,政治经济学才成为真正的科学。 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一一生产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有了人类社会一直到现在,它已经经历了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占有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等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生产关系的类型不同,它们的性质和发展规律也就不能一样。因此,政治经济学不能对于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时代笼笼统统地加以研究,而必须从历史的发展阶段出发,对各种生产和分配的形式进行具体地分析和具体地说明。只有这样,它才能够完成自己的科学使命。所以,恩格斯指出:“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① 生产关系同生产力是相互制约的,同时,作为生产关系总和的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也是相互制约的。这决定了政治经济学不能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而必须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研究生产关系。不然的话,生产关 ①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144页。 ==========第6页========== 系就会变成不可理解的,就不能说明任何一个问题。譬如,如果不考虑人类社会初期所存在的那种极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就不能理解人们当初为何要过原始共产主义的生活。同样,如果不考虑后来生产力的发展,也就不能理解人类为何由无阶级的社会又进入阶级社会。如此等等。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具有阶级性和党性的科学。这是由它的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既然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因此,它的研究必然就要涉及到各个阶级的物质利害关系。所谓超阶级的、对各个阶级一视同仁的政治经济学是没有也不可能有的:有的只是分属于各个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如: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以及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等等。修正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种披着马克思主义外衣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不同阶级的政治经济学,用它的理论维护不同的阶级利益,它们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对立和尖锐的斗争。这种对立和斗争构成了思想和政治路线上阶级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党性问题上,无产级政治经济学比起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来有这样一个特点:它公开地承认自己代表现代无产阶级的利益: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却竭力回避自己的阶级性,总是把自己伪装成所谓全人类利益的代表者。所以这样,是因为无产阶级乃是一个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它的阶级利益从根本上说是同一切被压迫人民的利益相一致的。无产阶级不仅代表着人类的大多数,而且代表着人类的未来。相反地,资产阶级则是靠剥削他人劳动而过活的,它的利益不仅同无产阶级,而且同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利益都是相矛盾的,因而它不敢把自己的阶级意图原原本本地讲出来。 早期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即通常所说的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这是因为,那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没有取得统治地位,资产阶级还处在上升时期,尤其是它同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还没有发展到十分尖锐的程度,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它还能够面对事实,多少敢说一点真话。但 ==========第7页========== 7 是,即使是古典经济学,它的任务仍然是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替资产阶级进行辩护。它把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宣布为社会生产的永恒的和最好的形式,并认为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是合乎所谓人类理性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提到了第一位,并且日益采取公开的形式。从这时起,资产阶级经济科学的丧钟敲响了,资产阶级的庸俗经济学完全代替了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一些“单纯充当统治阶级的诡辩家和献媚者的人”①,对这种人来说,“问题不再是这个或那个原理是否正确,而是它对资本有利还是有害,方便还是不方便,违背警章还是不违背警章"②的问题。资产阶级的庸俗经济学没有任何科学性,其特点是借助诡辩、歪曲事实和撒谎、造谣等江湖骗术,为资本主义剥削进行无耻的辩护,同时用各种卑鄙伎俩诬蔑和攻击工人运动。 只有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才是符合客观真理的唯一科学的政治经济学。 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用辩证唯物主义来研究人类历史的发展,第一次把生产关系从人们的诸社会关系中抽出来加以研究,并指明了生产关系是人们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最本质的关系。 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不是漫无秩序的,恰恰相反,这种变化表现为一个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史的过程。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把政治经济学建立在真正科学的基础上,因而便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的革命变革。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时,适应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着重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他们批判地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全面论证和彻底发展了劳动价值理论,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7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7页。 ==========第8页========== 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通过对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全面分析,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和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之间阶级对立的经济基础,全面揭示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深刻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必然性,并且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新社会创造者的伟大历史使命。此外,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对其他社会形态进行了研究,论证了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并且科学地制定了关于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和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的理论。 在帝国主义时代,列宁针对十九世纪末叶以来资本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对现代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入精湛的研究,创立了关于帝国主义的科学理论。列宁在有关著作中,阐明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并且揭示了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他指出,帝国主义是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列宁还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新原理,从而把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毛主席在领导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斗争中,在反对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伟大斗争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大大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尤其重要的是,毛主席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对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和运动规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证,明确地指出了社会主义仍然是一个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社会,并且揭明了支配这一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毛主席在科学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基础上,为我党制定了一条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同时又亲自发动和领导了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样,就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了如何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第9页========== 9 和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毛主席的这些光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贡献。 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列宁曾把马克思的经济学说称作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①。这门科学所以重要,就在于它能够用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来武装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头脑,指导他们的革命实践活动,使他们能够高瞻远瞩,具有洞察事物本质和预见事变进程的能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一一共产党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强大的思想武器,是它们制定纲领、路线和政策的理论基础。 劳动 劳动是人们使用劳动工具以改变自然物质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 劳动是专属于人类的。与一般动物的活动相比,人类劳动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它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有些动物虽然也能筑巢垒窝、搬运食物等等,但这些都是无意识的本能活动,与人们劳动根本不同。(2)人类劳动是使用由人们自己制造的工具进行的。一般地说,其他动物只能依靠自身的器官从自然界觅取现成的东西作为食物。有的动物,如大猩猩,虽然也能抓取木棍、石块,敲击树上的果子,但它却不能制造一件哪怕是最简单的工具。 劳动,只有当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结合时才能实现,没有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劳动过程就不能进行。因此,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基本要素:(1)人本身的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2)劳 ①列宁:《卡尔·马克思》。《列宁全集》第21卷,第32页。 ==========第10页========== 10 动对象;(3)劳动手段。在这里,人是第一可宝贵的,没有作为劳动过程主体的人参加,任何劳动便都无从谈起。但是,其余两个因素也是重要的,不可缺少的。 然而,真正说来,人们进行劳动生产仅有以上三个要素还是不行的。人们的劳动任何时候都是在社会中,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进行的。如果离开了社会,便无所谓人的劳动。因此,马克思把以上 三个要素叫做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并且说仅仅包括这三个简单要素的劳动,是一种抽象,虽然是一种合理的抽象。从一定的具体的社会生产关系出发来看待劳动生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点。只有这样,才可能正确判断和解决劳动的社会性质问题,及与此相联系的其他许多问题,比如,究竟是奴隶的劳动,还是农奴的劳动?是雇佣工人的劳动,还是获得解放的工人的劳动?…这一类问题仅仅依靠上述三个要素是不能说明的。 人类为了维持生存,必须不断地进行劳动,以便从自然界取得各种物质资料。也只有通过劳动解决了衣、食、住、行的问题,人类才有可能从事其它别的活动,如文学、艺术、科学和政治活动等等。因此,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第一个基本条件。不仅如此,溯本求源,劳动还“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①人类的祖先类人猿,只是经过长期的劳动实践才转变成人类的。 劳动虽然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里,劳动和劳动人民却没有取得应有的地位。剥削阶级凭借手中掌握的生产资料,对劳动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把劳动看作是下贱的事情,鄙视劳动和劳动者。因此,在阶级社会里,劳动便成了劳动人民的沉重负担。只有到了社会主义社会,才从根本上扭转了上述状况,劳动破天荒第一次成为光荣、豪迈的事情,成为人们神圣的权利和对社会、国家应尽的义务。而热爱劳动和尊重 ①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页。 ==========第11页========== 11 体力劳动者,则成为社会的新风尚、新道德。造成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夺取了国家政权,并且掌握了生产资料,成了社会的主人。 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是指在劳动过程中,人们将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它是构成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之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劳动对象,就不可能有人们的生产活动。 劳动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经过劳动加工的自然物,如开采中的矿藏,采伐中的原始森林,捕捞中的天然鱼类等等;另一类是经过劳动加工的原料,如磨面粉用的小麦,纺纱用的棉花,炼铁用的铁矿石等等。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发现了周围自然界物体的许多新的有用属性,这样就使劳动对象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了。 劳动资料 劳动资料又叫劳动手段,它是在生产过程中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 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马克思把它叫做生产的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其次是当作劳动对象容器的物件,如导管、桶、瓶等,马克思称它们为生产的血管系统。此外,从广义上说,劳动资料还包括除劳动对象以外在劳动过程中所必要的一切物质条件, ==========第12页========== 12 这些东西虽不直接加入劳动过程,但如果没有它们,劳动过程就不能进行,或者只能不完全地进行,如土地、生产建筑物、道路、河流等,就属于这一类。 有些东西,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有时作为劳动资料,有时又作为劳动对象。例如,牛被放牧时是劳动对象,被用来耕地时则是劳动资料,而被宰杀时便又成了劳动对象。有的东西,还可在同一个生产过程中,同时作为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例如,在家畜饲养业上,家畜既是饲养者的劳动对象,又是制造肥料的劳动资料。 劳动资料和生产资料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生产资料是人们从事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它既包括劳动资料,也包括劳动对象;而劳动资料则仅包括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物件和物质条件,并不包括劳动对象。 生产工具 生产工具也叫劳动工具,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用来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物件。它通常是被用于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之间,起着把劳动者的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作用。例如,木匠锯木材、农民收割庄稼,他们的活劳动就是通过锯子、镰刀而传导到木材和农作物上去的。某些较复杂的生产工具,如机器,自动化设备等,在形式上虽然不是放在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之间,但它们同样是起着传导劳动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教导我们,《社会生产力乃是整个社会生产(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有什么样的生产力迟早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但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的一定的类型标志着生产力的一定的发展水平。因此,马克思指出:“要认识已经灭亡的 ==========第13页========== 13 动物物种的身体组织,研究遗骨的构造是置要的;要判别已经灭亡的经济社会形态,研究劳动手段的遗物,有相同的置要性。划分经济时期的事情,不是生产了什么,而是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手段生产。劳动手段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分度尺,并且也是劳动所在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①当然,在构成生产力的各个要素(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中,劳动者是最根本的、最重要的。不论什么样的生产工具,都得由劳动人民制造和使用。没有人的使用,即便是再好的机器,也不能发挥任何作用,而且在自然力的作用下还会腐蚀、损坏。 生产资料 生产资料是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须的一切物质条件。它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具体说就是土地、森林、水流、矿藏、原材料、生产工具、生产建筑物以及交通联络工具等等。在生产资料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生产工具,马克思把它叫做“机械性的劳动手段…它们的总和称为生产的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并指出它为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提示了更有决定性得多的各种特征。② 不论在什么社会制度下,生产资料都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所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人们的生产活动只有在具备了一定的物质条件时才能够进行。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是不相同的。这样不同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所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就会有什么样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74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74页。 ==========第14页========== 14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里,劳动者由于被剥夺了生产资料,因而便丧失了独立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重要条件,他们为了生活,不得不给生产资料的垄断者(奴隶主、封建地主、资本家)进行劳动,并遭受后者的残酷剥削。 国际工人运动中的老机会主义者拉萨尔曾经鼓吹“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错误观点,按照这种观点,似乎可以不要生产资料、单纯依靠劳动就可以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马克思指出,拉萨尔的这种观点掩盖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遭受剥削的经济原因,因而是一种地道的“资产阶级的说法”。① 生产力 生产力也叫社会生产力。构成生产力的要素是:(1)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即劳动者:(2)劳动资料(劳动手段),首先是生产工具(劳动工具);(3)劳动对象。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仅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尺度,而且是划分社会经济时期的指标。但是,它不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在生产力中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②。因为,如果没有劳动者,也就不可能制造出生产工具;而生产工具如果没有人来使用,它便是一些无用的东西。 生产力表示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界的关系。它标志着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支配和控制的程度。生产力越发展,人们同自然界作斗争的能力就越强大。 ①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15页。 ②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第1401页。 ==========第15页========== 15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它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生产方式的变更,是从生产力的变更和发展开始的。这是因为,人们要生存,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劳动生产。而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随着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不断积累,便会逐渐地改进生产工具。这样,就会引起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但是,生产力发展到 一定程度,就会与原有的生产关系发生冲突,使它由原来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就要求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便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水平重新相适合。当着新的生产关系适应着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建立起来以后,于是就形成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人类社会也就因此而向前跨进一大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人们从事生产,与自然界作斗争,不能各自单独地孤立地进行,而必须相互结成一定的关系,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共同地来进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虚构出来的孤立的个人生产,如所谓孤独的猎人和渔夫等,实际生活中是根本不存在的。毛主席曾经指出:“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① ①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260页。 ==========第16页========== 16 在人们彼此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其他各种关系,如政治的、文化的等等,都是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和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 在私有制的阶级社会中,生产资料被少数剥削者所占有,他们利用占有的生产资料对广大劳动者进行剥削和压迫。人们的阶级关系已居于主导和决定的地位,而同一阶级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相对来说,则已成为次要的和从属的。因此,在这里,生产关系归根到底就是阶级关系,即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之间的关系。 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2)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3)完全以上述两项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是被资产阶级所占有,工人阶级除了自己的劳动力而外一无所有;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是通过资本家购买工人劳动力而实现的。因此,在这种生产过程中,就必然是资产阶级居于统治、支配的地位,而无产阶级则居于被统治、被支配的地位。同样,在产品分配方面,也必然是按照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原则来进行。资产阶级把工人阶级所创造的劳动产品的绝大部分无偿占有,而工人则只得到勉强能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很少一部分。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劳动人民成了社会的主人,因此,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就形成了崭新的以互助合作为基本特征的相互关系。在社会主义企业里,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普通工人,他们只有职务分工的不同,而没有地位高低的区别。同样,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产品分配,则完全服从于劳动人民的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其中属于个人消费品部分,是按照“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来进行的。 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在整个生产关系中占有决定性的地位,因此,当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时候,便特别强调变革生产资 ==========第17页========== 17 料所有制的重要意义。必须在摧毁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并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之后,继续以革命方式把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的所有制,才能建立起新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来相反的,有些机会主义者和修正主义者,他们通常总是把问题局限于分配方面,胡说什么资本主义的生产制度是好的,只是分配制度不合理,应该改变的只是它的分配制度,等等。这种“分配决定论”的主张,是完全错误的。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一定的生产关系总是适应着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而产生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归根到底便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但是,生产关系也不是某种消极的东西,它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或者阻碍的作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这个规律也叫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运动的规律。它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起作用,是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而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归根到底便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了,迟早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这就是说,任何一种生产关系的出现,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在生产力的发展还没有达到某种水平的时候,就不可能出现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人类社会从古到今出现过的五种基本生产关系,即五种社会经济制度一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都是适应着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第18页========== 18 而产生的。例如,封建制的生产关系,是与改良的铁制工具相适应的,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则是建立在机器大工业的基础上。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这个原理揭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源泉,指出了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从而也是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后的决定力量,而劳动人民是生产力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其次,生产关系也反作用于生产力,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这有两种不同的情况: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的时候,它就会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它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时候,就会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例如,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是适合生产力发展需要的,这里不存在失业问题,技术设备能得到充分的利用,生产发展的速度很快,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能不断地得到提高。与此相反,在现代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那里经常有数以万计的失业大军,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日益贫困化,企业严重开工不足,不时爆发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生产发展的速度一般是很缓慢的。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深刻地指出:生产力对生产关系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然而,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例如,当着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革就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从历史上看,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固然必须在新的生产力出现之后才有可能,但是,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却总是在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建立了新的生产关系之后,而不是在此以前。因此,与否定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一样,如果否定生产关系的能动作用,否定在一定的条件下它的变革对生产力发展也具有决定作用,同样是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从第二国际的老修正主义者伯恩斯坦到苏修叛徒集团和刘少奇林彪一类骗子,都散布过一种“唯生产力论”的反动理论。伯恩斯坦认为,只要生产力高度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就会自动崩溃,就 ==========第19页========== 19 会“和平长入社会主义”。苏修叛徒集团和刘少奇林彪一类骗子则把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说成是一个单纯发展生产力的过程,而不必经过生产关系的变革,不必通过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新老修正主义者的这些说法从根本上歪曲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既相互依赖而又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他们的罪恶目的是妄图以此来瓦解工人阶级的革命斗志,把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引到邪路上去。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意味着生产关系不能长久地落后于生产力。也就是说,某种旧的过时的生产关系,不能永远保持下去,而必然要被生产力的发展所突破。因为,由旧的生产关系的长期存在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主要是落在作为生产力首要因素的劳动者身上。当劳动人民在旧制度的折磨下无法继续生活下去的时候,他们必然要行动起来,用革命手段消灭腐朽的过时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它们的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自身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是比较活跃和经常变化的,而生产关系则相对的比较稳定,因此,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矛盾。当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建立起来以后,它总有一个时期是同生产力处于基本上相适合的状态,而不相适合的那面则是次要的。但是,随着生产力的继续向前发展,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就会逐渐尖锐起来,以至由原来作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时,一个社会革命的时期便到来了。革命的任务就是改变旧的、过时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从而解放生产力。经过这样的革命转变之后,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就由不适合又重新变为适合,并且在新的基础上又开始了生产力向前加速发展的时期,直到下一次生产关系再度变成生产力的桎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由相互适合到不相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适合,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把社会经济过程中的这一客观必然性,叫做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第20页========== 20 这一规律是由马克思发现的。列宁和毛主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阐明了这一规律的科学内容。这一规律的发现对整个社会科学是一次根本性的革命。正是由于这一规律之被揭明,才使得人类历史豁然开朗、一目了然,才使我们明白:人类社会为什么和怎样会由最初的原始社会,依次地、顺序地过渡到一个个较高级的阶段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全部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规律是共产党制定路线和方针政策的重要根据。毛主席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①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四个环节,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共同组成社会生产过程。 生产就是人们的生产活动,如工人做工、农民种田等等,是人们利用生产工具改变自然物质以适合自己需要的过程。分配是指对于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的分配,具体又分为生产资料的分配和消费资料的分配。交换是人们互相交换劳动和劳动产品的过程;在存在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条件下,它通常采取商品交换的形式。消费也分两种,即个人消费和生产消费。 ①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980页。 ==========第21页========== 21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生产居于支配地位,它起着决定的和主导的作用。一定的生产决定着一定的分配、交换和消费,以及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的关系。另一方面,分配、交换和消费也反过来影响生产,制约着生产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也就是说,它们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和方式。如果没有生产,自然就不可能有什么分配、交换和消费。随着生产的发展,被用来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产品的品种和数量也会越来越多,同时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方式也要相应地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以消费为例,人类在原始阶段曾经长时期茹毛饮血;而进入文明阶段以后,才逐渐使用碗筷刀叉吃各种经过烹调的食物。这种区别,不言而喻是由不同的生产水平所造成的。 第二,生产的性质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例如,资本主义的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因此,就决定了工人阶级所创造的劳动产品的大部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而工人自己所得到的则只是产品中的一小部分。资本主义的交换过程,乃是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它完全服从于资本家赚钱的目的。至于资本主义的个人消费,也同样是这样的。资本家所以能够那样骄奢淫逸、挥霍浪费,这是由于他们掌握了生产资料,并通过生产对工人进行残酷剥削的结果。而工人的消费,表面上看来好象是纯粹属于工人个人的事情,其实不然,工人吃饭、穿衣乃是为了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给资本家提供继续剥削的对象。因此,这种消费完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 分配、交换和消费固然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决定的,但是,它们也反过来影响生产的发展。而且,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分配、交换和消费也决定生产。以消费为例,第一,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消费,也不可能有生产。只有在消费中,产品才成为现实的产品。例如,一条铁路,虽己修成,但如果没有通车,不被消费和使用, ==========第22页========== 22 那它就只是一条可能的铁路,还不是一条现实的铁路。不仅如此,消费还不断地创造着新的需要,从而为生产不断地创造着前提。第 二,消费影响生产发展的速度。例如,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广大劳动人民的消费被限制在非常狭小的范围以内,这就使得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同劳动人民的有限消费之间形成日益尖锐的矛盾,结果使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速度越来越趋于缓慢。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劳动人民的消费水平和购买能力随着生产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因此就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生产高速度的发展。 经济规律 社会经济发展过程虽然十分错综复杂,但并不是漫无秩序的,其中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它表现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它在一定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并且会随着这种经济条件的消失而退出历史舞台。所谓经济条件,主要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社会生产关系,就会有什么样的经济规律,而当某一种生产关系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时,在原有的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各种经济规律就会随之退出历史舞台,同时会在新的生产关系的基础上相应地产生各种新的经济规律。例如,凡是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存在的地方,就有剩余价值规律,工人阶级贫困化的规律以及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等等。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消灭,上述规律也就从经济过程中完全消失了,代替它们的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以及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等等。 ==========第23页========== 23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表明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创造”、“制定”经济规律,也不能“消灭”、“改造”经济规律。当然,这丝毫不意味着人们只能消极地顺从经济规律,听任规律的摆布。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能够发现和认识它们,在自己的行动中估计到它们,自觉地利用它们为社会谋福利,并且在承认经济规律客观性的基础上,可以因势利导地改变某些经济条件,从而限制某些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防止它们的破坏作用,或者为扩大某些经济规律的作用范围而开辟道路。 人们为了正确地认识经济规律并利用它们为社会谋益利,就必须参加社会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正确解决客观经济规律和人的主观认识之间的矛盾。毛主席指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①“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②人们在实践过程中,经过对客观经济发展过程的深入研究和分析,认真总结自己实践中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这样才能发现和掌握客观经济发展过程所固有的规律性。而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正是为了利用经济规律来能动地改造世界。 在阶级社会中,利用经济规律是有阶级性的,因为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总是直接涉及到社会各阶级的切身利益。因此,只有先进的阶级才能够自觉地利用经济规律,而那些衰朽的阶级则要对此进行强烈的抵制和反抗。不过,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是不可抗拒的,衰朽阶级的这种抗拒历史潮流的反革命行动,最终必然要被客观规律所否定,并遭致彻底的失败。 ①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 第225页。 ②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264页。 ==========第24页========== 24 经济规律并不是长久不变的,其中的大多数只是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中发生作用,当旧的经济条件被新的经济条件代替时,原有的经济规律就要失去作用,让位给新的经济规律。只有极少数的规律才具有一般经济规律的性质,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因此,经济规律分为两类,即特有的经济规律和共有的经济规律。特有的经济规律表现某一社会形态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的特殊的本质,如剩余价值规律就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经济规律。共有的经济规律表现各个社会形态经济发展过程的某些共同的本质,如生产关系 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就是这种规律。各个社会形态不仅以自己特有的经济规律互相区分开来,而且以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互相联系着。 每个社会形态中存在的一系列经济规律,并不是彼此孤立地发生作用,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在这许多经济规律中,有 一个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即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该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其它的经济规律则表现该社会生产的个别方面、个别过程,它们发生作用的范围和程度,要受到基本经济规律的制约。 有关经济规律的知识,乃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和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这门科学的任务,就在于研究和揭示各种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研究一种社会形态如何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过渡的规律性,并以这种对客观经济规律的认识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是指社会生产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分化。由于这种分化,使原来单一的生产形成许多互相独立而又互相依赖的部 ==========第25页========== 25 门。社会分工既包括不同部门之间的分工(如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也包括部门内部的分工(如工业分为治金、机器制造、纺织、食品加工等)。与社会生产的这种分化相适应,生产者个人也被限制在一个个特殊的职业以内。 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在原始社会,很长时期没有社会分工,在氏族成员之间,只存在着以性别、年龄即以纯生理因素为基础的自然的分工。男子从事作战、打猎、捕鱼,获取食物的原料,妇女担负管理家务、制备食物和缝制衣服,老年人则负责制造劳动工具。后来,原始人从长期狩猎实践中发现了可以驯服并在驯服后可以繁殖的动物,由于这一发现,便逐渐出现了专门从事饲养牲畜的部落,即畜牧部落。畜牧部落从其他部落中分离出来,这便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原始社会后期,随着金属工具(先是铜的,随后是铁的)的出现和金属加工的发展以及纺织、酿酒、榨油等新的生产活动的大量产生,手工业又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便是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在进一步演进中,由于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商品交换范围的扩大,终于在奴隶社会初期又出现了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阶级,形成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生产力愈是发展,新的生产部门便愈加增多,社会分工便愈来愈细。当然,社会分工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为,分工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熟练程度,改进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恩格斯指出,分工是“大工业建立以前的最强有力的生产杠杆。”① 向奴隶制过渡当中,出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这种分离就其实质而言也是一种社会分工。它的出现同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剩余产品的日益增多,因而使一部分社会成员有可能完全摆脱体力劳动,而依靠剩余产品过活,专门从事监督生产、管理国家以及科学、艺术等活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是伴随着阶级社会的出现而形成的,因而,这种 ①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287页。 ==========第26页========== 26 分工必然具有明显的阶级对抗的性质。从事脑力劳动是剥削阶级的特权,而广大劳动人民则完全被擦斥在脑力劳动之外,终身从事单调而沉重的体力劳动。但是,必须强调指出,体力劳动是脑力劳动的基础,没有体力劳动也就根本不可能有脑力劳动。正是奴隶的血汗灌溉出了古代文化的灿烂成果。 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形态中,同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分工的发展是比较缓慢的。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由于广泛使用机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的生产部门不断出现,对原料和半成品的加工越分越细,从而使社会分工得到无比广阔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日益多样化,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也给无产阶级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了人剥削人的现象,因而社会分工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分工不再具有阶级对抗的性质,它是劳动人民之间在现有生产力水平下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实行的一种工作分工。这种分工的性质是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相一致的,它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的互助合作的关系。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刚刚脱胎而来的,因而,在它身上总还难免保留着某些旧的分工的残余。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对立虽然消除了,但是二者之间还存在着本质差别,人们还不得不屈从于某一特定的职业范围,不能自由地选择职业,等等。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消灭这种本质差别。可以预计,共产主义将不是一般地消灭分工,不是消灭一切分工,它只是消灭现今这样的仍带有阶级社会烙印的旧的分工的残余。 ==========第27页========== 27 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它的基本特点是: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直接满足本经济单位或生产者个人的需要。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社会是由许多成独立体系的经济单位(如原始氏族公社、奴隶制庄园、宗法式的农民家庭和封建庄园等)组成的。每一个这样的单位,除了主要经营农业(少数则是畜牧业)以外,还从事其它各种经济活动:从采掘原料开始,直到最后把这些原料加工成消费品,都在本单位内部实现,和外界的经济联系很少。例如,在封建制度下,农民个体经济就是一种自然经济,它们 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家庭成员按照性别、年龄所形成的自然分工,从事各种不同的劳动,如耕作、放牧、打柴、纺线、织布、缝纫以及制造工具等等。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①。农业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然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 自然经济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从有人类社会起,一直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以前,在这样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基本上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只具有从属和补充的作用。 与社会生产力的这种较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物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大的狭隘性和单纯性。这种经济形式,有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如原始氏族社会),有的则是以直接的统治和服及关系为基础(如奴隶占有制度和封建制度)。不论它们彼此间存在着多么大的区别,它们共同的特点则是: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十分简单明了,而不象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①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586-587页。 ==========第28页========== 28 那样,人与人的关系总是被物与物的关系掩盖着,采取物和物的关系曲折地表现出来。由于生产力低下,生产规模十分狭小,同时各个经济单位又彼此处于分散、孤立的状态,因此,正如列宁指出的,因循守旧、墨守成规、闭关自守等,也就成了这种经济的必然具有的特征。 在封建社会末期,由于商品货币关系的迅速发展,自然经济逐渐趋于瓦解,并终于为资本主义经济所代替。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占统治地位的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生产,自然经济只是作为一种落后的经济残余而存在。不过,在殖民地和附属国里,由于资本帝国主义的长期控制和奴役,社会生产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自然经济仍然被大量保留下来。 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的特点是:生产不是为了自给自足,而是为了进行交换。 在原始社会里,人们生活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组织中,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劳动集体进行,产品按照平均主义的原则分配。在这种条件下,根本没有产生商品交换的可能。即使偶然有一点交换,那也不是发生在氏族内部,而是发生在氏族与氏族(或部落与部落)之间,即马克思所说的原始共同体互相“接触的地方”,并且交换的产品只限于偶然留下来的剩余品。 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出现了社会分工,而且逐渐出现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旧的氏族组织日益解体,代替它们的是以个体私有制为基础的村社。住在村社里的人,大多数主要经营农业,但同时也从事家庭手工业和其他副业生产。而且有少数人则专门充当手工业者。在这种条件下,便产生了商品生产,即专门为 ==========第29页========== 29 市场交换而进行的生产。概括地说,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有二:是社会分工,一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 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商品经济具有不同的特性。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是简单的商品经济,它的特点是:商品生产者自己占有生产资料并亲自参加生产,产品归生产者自己所有。小商品生产者出卖商品,是为了重新购买其他商品,以便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商品经济在上述两个社会中,对于促进当时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过不小的作用,但它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只占从属的地位。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经济发展到了最高的程度。这时,不但人们的劳动产品普遍采取了商品的形式,而且连人们的劳动力也变成了商品。在这里,起主要作用的已不是简单的商品经济,而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特点是: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是丧失了生产资料的雇佣劳动者,他们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并在后者的支配下从事生产,生产的产品归资本家所有。资本家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更多的货币,即取得剩余价值,赚钱发财。 简单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虽有上述原则区别,但两者之间也存在着重大的共同点。它们都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存在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因而是同一类型的经济。它们都受价值规律以及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等经济规律的支配。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商品经济可以直接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经济。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虽然已经消灭,但还存在着社会分工,存在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一一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就决定了在一定范围内还必然要保留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不过,这种商品生产的社会性质和私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是根本不同的。它不是体现小私有者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体现剥削者与被剥削者、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关系,而是体现另外一种崭新的关系,即体现在生产资料己经实 ==========第30页========== 30 行公有化的条件下,摆脱了剥削的联合生产者之间以互助合作为基本特征的关系。我们应该按照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这种根本性质来组织和利用商品生产,使它为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服务。 小商品生产 小商品生产也叫简单商品生产。它是以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和个人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例如,个体手工业便是典型的小商品生产。在商品货币关系比较发达的条件下,个体农业有一部分甚至大部分产品是为了出卖的,因此它也是一种小商品生产。 小商品生产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远在原始社会末期,当社会上有了个体手工业的时候,这种生产便出现了。以后,它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小商品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一种经济成份,在一个或大或小的范围内仍然存在并发挥作用。 小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以下述两个条件的同时并存为前提: 一,社会分工;二,生产资料私有制。由于存在社会分工,每个生产者只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他们为了满足多方面的需要,必须互相交换产品。但是,由于同时存在着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便决定了这种互通有无必须采取商品买卖的形式,而不可能采取其他别的形式。马克思指出:“只有独立进行,不互相依赖的私人劳动的产品,才当作商品互相对待。”① 与上述小商品生产存在的经济条件相联系,小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这样两重性质:一方面是私人劳动,另一方面又是社会劳动。说它是私人劳动,是因为这种劳动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3页。 ==========第31页========== 31 的基础上,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完全是生产者个人的私事,而生产出来的产品则为生产者个人所有。说它是社会劳动,是由于每个生产者都是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员,他们彼此为对方劳动,每个人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了小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经济的其它矛盾,如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等,都是在这一矛盾的基础上产生的。 小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前驱。由于小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都是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为基础的,因而它们是属于同一类型的经济。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导致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资本主义最初便是在小商品生产者分化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必须明确,这二者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决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小商品生产是以生产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则是建立在雇佣劳动的基础上。小商品生产者是劳动者,而资本家则是吸血鬼、剥削者。 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和资本主义大农场的发展,小商品经济不断地受到排挤,小商品生产者日益陷于贫困破产。但是,资本主义并没有也不可能彻底扫荡小商品经济。一般说来,在资本主义国家中,都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小商品经济,尤其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小农经济更是有如汪洋大海,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如何对待人数众多的小农经济的问题,便是一个关系到工农联盟和无产阶级专政能否巩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能否胜利的重大问题。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农民小生产者具有两重性,他们既是私有者,同时又是劳动者。作为私有者和自己产品的出卖者,他们具有资本主义的自发倾向;作为劳动者,他们的根本利益则是和无产阶级一致的,可以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由于农民小生产者是劳动者,因此,对他们的生产资料便不能象对待剥削者的财产那样,采取剥夺的办法,而只能是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 ==========第32页========== 32 通过典型示范,有步骤地把他们组织起来,领导他们走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从而把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 我国曾经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民主革命胜利后,小农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明显的优势。为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对小农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毛主席指出:“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①“我国有五亿多农业人口,农民的情况如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②根据毛主席的伟大教导,我国在土地改革后,趁热打铁,不失时机地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了社会主义的改造工作,使五亿多劳动农民和个体手工业者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集体化道路,永远摆脱了象旧社会那样的贫困破产的命运。 必要劳动剩余劳动 劳动者的劳动日包括两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是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时间(它可以还原成生产维持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属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内耗费的劳动,叫做必要劳动,超过必要劳动以上的劳动,叫做剩余劳动。 在阶级社会里,必要劳动具有两重含义。一方面是说,这种劳动对劳动者是必要的,因为劳动者倘不从事这部分劳动,便不能获得为维持自身和家属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另一方面则是说,它对剥削者也是必要的,因为如果没有这部分劳动,劳动者便将无法维持生存,从而剥削阶级也就会失掉剥削的对象。 ①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1366页。 ②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第146页。 ==========第33页========== 33 在原始社会存在的一个很长时期内,由于劳动生产率极其低下,没有出现剩余劳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畜牧业、农业和金属治炼的出现,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这时人们的劳动才逐渐地在必要劳动以上有了剩余劳动。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的出现,为人对人的剥削和原始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创造了经济上的重要前提。马克思主义说到剥削,就是指社会中一部分成员依靠他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无偿地占有别一部分成员的剩余劳动。奴隶主剥削奴隶,封建地主剥削农民,资本家剥削工人,这几种剥削方式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却都是剥削劳动者的剩余劳动。 剩余劳动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生产力和整个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用于直接生活资料生产上的时间将日趋减少,而提供的剩余产品则日益增多。这样,就使社会有可能把日益增多的劳动,转而投入其它物质生产部门,或者用来从事科学、文化和艺术等活动。不过,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在私有制社会里,社会进步的成果,并非由劳动者自己获得,而是被剥削阶级所霸占。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劳动仍然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两部分,即:劳动者直接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进行的劳动和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的需要而进行的劳动。与此相适应,劳动产品也分为必要产品和剩余产品。不过,与一切剥削制度不同的是,在这里,这些概念不再具有阶级对抗的性质,它们体现的是一种崭新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必要产品,是社会产品中劳动者直接用于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部分,而剩余产品则是他们用于扩大社会生产、发展文化教育和医疗保健以及加强国防、援外支出等等的部分。这两部分产品,都体现着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 ==========第34页========== 34 剥削 剥削是指社会上一部分人或集团凭借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垄断,无偿地占有另一部分人或集团的剩余劳动。 剥削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长达几十万年的原始社会中,并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剥削。只是到了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财产的出现,才逐渐产生了人剥削人的现象。剥削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达到使人们的劳动能提供剩余产品的水平;(2)私有制的出现以及随之而来的财产不平等现象的发生。徜若没有第一个条件,就意味着 一个劳动者所生产的产品,最多只够满足他个人及其家属的需要,而不能同时解决别人的需要。只有当人们的劳动除了维持自己的生活还有剩余的时候,才能有东西可供别人剥削。所以需要第二个条件,是因为只有在私有制已经产生并出现贫富不均的条件下,才会有人出于增殖个人财富的目的来使用别人的劳动,并且他才有条件(即拥有较大量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使用别人的劳动。这两个条件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当时,一些氏族开始把战争俘虏用于生产,这样便产生了最初的剥削关系。恩格斯指出:“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中,也就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即分裂为两个阶级:主人与奴隶、剥削者与被剥削者。”①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奴隶劳动逐渐被扩展到各个经济部门,成了社会生产的基础,于是原始社会就被奴隶社会所代替,人类社会进入了阶级社会。 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学者,通常把剥削的产生解释为“暴力”的结果,即由于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用强力实行奴役和掠夺的结果。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认为,暴 ①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59页。 ==========第35页========== 35 力只能促进某种剥削方式的产生,只能保护和加强某种剥削方式,但不能引起或产生剥削。因为很清楚,在掠夺者能够用暴力去占有他人的财物之前,这些财物必须首先有人早己生产出来。不仅如此,暴力本身也是完全受经济状况所支配的。从古代的刀枪到现代化的飞机、坦克和核武器,无不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水平所决定的。不是暴力决定某种社会生产的形式,恰恰相反,而是一定的社会生产预先决定着暴力的一定的形式。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过三种基本的剥削形式,即:奴隶占有制,农奴制和雇佣劳动制。它们之间既有许多共同点,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发达的也是最后的一种剥削制度。 封建地租 封建地租是封建地主凭借土地所有权无偿地占有农民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的基本形式,它体现着地主与农民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阶级关系。马克思指出,任何地租都是“土地所有权由以实现的经济形式”①。封建地租是封建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表现。 封建地租有三种基本形式: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这三种形式的顺次更替,大体反映了封建制度的不同发展阶段。当然,这并不否定当某种地租形式占统治地位时,其他种类的地租可以作为次要形式而与之并存。 劳役地租是封建地租的最初形式,它在封建社会的早期阶段占主要地位。在劳役地租形式下,农民必须按照地主的规定,把自己的劳动时间分成两部分,譬如,以十天为期,他们就需要拿出五天、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744页。 ==========第36页========== 36 六天甚至七天,到地主的自营地上为地主进行无偿劳动,而其余的时间才在租地上为自己劳动。此外,农民还要白白地为地主做许多杂役。由于农民为地主进行的劳动和为自己进行的劳动,无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截然分开的,所以农民在自己租地上劳动时,劳动积极性和劳动效率便比较高;而当他们在地主自营地上劳动时,情况则恰恰相反。由于这种原因,地主便采取种种残暴手段,用皮鞭和棍棒来加强农民的劳动纪律,直接监督和强迫农民给他们进行牛马般的劳动。 由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地主对农民剥削的加强,劳役地租逐渐过渡到实物地租。在实物地租形式下,地主把耕地出租给农民,而农民则按照规定向地主缴纳一定数量的实物,如粮食、家禽和其他农副产品等。这时,地主已经不是直接占有农民的剩余劳动,而是占有农民的剩余产品。但剩余产品是由剩余劳动创造的,所以实物地租是劳役地租的转化形式。 实物地租的普遍实行,意味着封建经济已进入比较发展的阶段。与劳役地租比较,在实物地租条件下,农民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不再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截然分开,他们在每一单位时间和每一块土地上所耗费的劳动,既包括为自己的劳动,又包括为地主的劳动。由于农民的全部劳动都与他们的切身利益发生了联系,因而地主便无须象以前那样直接监督农民的劳动了。另一方面,农民此时已多少有权自由支配自己的全部劳动时间,当他们对土地经营得比较好的时候,有少部分超过既定地租额的产品还可能由他们自己获得。所有这些,都会刺激农民的生产兴趣,并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过,随着生产的每一提高,地主会相应地提高地租额。因此,农民辛辛苦苦提高生产的成果,最后还是会被地主阶级攫为己有。 劳役地租和实物地租都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到封建社会末期,生产力有了较迅速的提高,商品货币关系也更加发展起来。地主为了购买各种奢侈品,不再满足于农民所提供的劳役 ==========第37页========== 37 和缴纳的实物,他们需要大量的货币。于是实物地租便逐渐过渡到货币地租。在货币地租形式下,农民将产品的一部分在市场上出售以换取货币,然后用货币缴纳地租。与实物地租相比较,在货币地租条件下,农民不但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时间,而且有可能根据市场情况自行安排自己的农副业生产。因此,货币地租比实物地租更能刺激农民的生产兴趣。但同时,在货币地租的条件下,地主阶级的贪欲由于受到商品货币关系的广泛影响和刺激,因而大大加强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货币地租是封建地租最后的一种形式。随着农业中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封建地租逐渐为资本主义地租所代替。 在整个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始终是十分残酷的。不管哪种形式的封建地租,租额都很高,不仅包括农民的全部剩余劳动,而且还往往包括农民的相当大一部分必要劳动。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实物地租长期占统治地位,农民每年要将收获的四成、 五成、六成、七成甚至八成以上缴给地主。除了正额地租以外,农民还遭受地主的各种额外剥削。他们辛勤劳动一年,交租以后,所得到的只占收获量的一小部分,如果再扣除种子、肥料等生产费用,实际所得寥寥无几。地主阶级依靠榨取农民的血汗,终年过着花天酒地、荒淫无耻的生活。而农民则长期挣扎在饥饿线上,为了向地主缴租,他们被迫卖儿鬻女,受尽人世间的各种凌辱。在地主阶级的无情剥削和野蛮掠夺下,农民既然连最低的生活都难以维持,当然再无力去改进技术,进行扩大再生产,有时甚至连简单再生产也难以继续。毛主席深刻地指出:“地主阶级这样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所造成的农民的极端的穷苦和落后,就是中国社会几千年在经济上和社会生活上停滞不前的基本原因。”① ①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587-588页。 ==========第38页========== 38 超经济强制 超经济强制也叫“经济外强制”。是封建制度下地主对农民的一种以农民人身依附为特征的强制形式,是地主借以强迫农民劳动、维持和加强封建剥削的经济外的条件。 在封建制度下,地主不仅占有社会的基本生产资料一一土地,同时还部分地占有生产劳动者的人身。农民没有人身自由,对地主处于依附地位,并且被束缚在土地上。地主对农民可以任意使唤、打骂、惩罚甚至处死。这些都是地主对农民拥有的经济以外的强制力。地主依靠封建土地所有权,并采用各种超经济的强制手段,强迫农民劳动、缴租、服役以及向农民进行种种敲诈勒索。 为什么封建剥削必然要有这种超经济的强制呢?超经济强制产生的根源,在于封建制度本身。在封建制度下,农民是用自己的工具耕种地主的土地,他们有自己的小私有经济,经济上有一定的独立性。在这种条件下,如果没有超经济强制,农民就不会去给地主劳动,并向地主缴纳地租。因此,列宁写道:“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是这种经济制度的条件。如果地主没有直接支配农民个人的权力,他就不可能强迫那些得到份地而自行经营的人来为他们做工。所以,…必须实行超经济的强制”。① 超经济强制是与经济强制相对而言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虽然在人身上是自由的,并不隶属于任何一个资本家,但他们除了自己的劳动力而外,却一无所有。因此,为了生活,他们必须把自己的劳动力不断地出卖给资本家,并忍受资本家对自己的残酷剥削。所以,与封建剥削不同,资本主义剥削是依靠经济力量来实现的。 ①列宁:《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宁全集》第3卷:第158-161页。 ==========第39页========== 39 必须明确,超经济强制虽然在维持和加强封建剥削方面起过一定的作用,但它不是封建制度的基础。封建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封建所有制,而不是超经济强制。 超经济强制在封建社会具有普遍的性质;但它目前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在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或是在亚、非、拉三大洲许多刚刚取得独立但经济上仍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的国家,新老殖民主义者仍然利用当地的封建关系,广泛采用超经济强制手段,以加强对这些国家的人民的剥削和掠夺。 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在经济上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大批的有人身自由但失去任何生产资料的劳动者;第二,在少数人手里积累起为组织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财富。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当初新的封建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是用暴力方式加速了这两个基本条件的形成的。由于这个过程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建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准备,所以,马克思把它叫做资本的原始积累,以区别于通常意义上的资本积累。通常说的资本积累,是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以后,资本家通过剥削雇佣工人而实现的。 农民土地的被剥夺,是原始积累的全部过程的基础,它以英国最为典型。在英国,这种剥夺从十五世纪末起,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初。当时,由于毛纺织业的勃兴,引起羊毛价格的猛烈上涨。在货币贪欲的推动下,逐渐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为了饲养绵羊赚钱,或者为了能把更多的土地以高额地租出租给经营饲养业的资本家,便利用自己对土地的垄断权,大批强占领地内的公地,并强行剥夺已 ==========第40页========== 40 出租给个体农民的土地。他们把这些土地圈围起来,变为牧场。在圈地范围内,农民被驱逐,他们的房屋被拆毁或者烧掉,造成了大量的农民流离失所。同时,新兴的资产阶级也用各种方式强占土地,如用欺骗手段收买国有土地和掠夺教会地产等。被剥夺了土地的农民,整批地沦为乞丐和流浪者。英国政府颁布了各种血腥法律,用鞭打、烙印、刑审、监禁以至死刑,来对付这些到处流浪的破产农民,把他们赶进资本主义企业,强迫他们接受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纪律,成为雇佣工人。 最初的巨额货币财富的积累,是通过对殖民地人民和本国劳动人民的残酷掠夺而实现的。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推行殖民制度,贩卖黑人,进行商业战争,发行国家公债,建立现代税收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等等。所有这些方式,都同样是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上的。例如,西方资产阶级当初为了搜刮黄金和其它资本财富,曾经对亚洲、美洲、非洲的广大人民,进行了最野蛮的敲骨吸髓的剥削和惨绝人衰的杀戮,对不少民族他们甚至采取了种族绝灭的办法。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就是用暴力迫使广大小生产者同生产资料相分离,以形成大批自由的雇佣工人;同时,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则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里并转化为资本。暴力在加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诞生中起了“助产婆”的作用。 在各国资本主义的形成时期,都经历过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尽管各国原始积累所采取的具体形式和手段,与上述英国的情况不尽相同,但其实质是完全一样的。 资产阶级学者为了美化资产阶级的发家史,为了替资本主义的财产所有权进行辩护,一向把资本的原始积累描写成一种田园诗式的过程。他们胡说什么,在许久以前,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勤勉、节俭而又聪明的人,这些人结果发财致富成了资本家;一种是懒惰、浪费和不务正业的人,他们结果成了一无所有的雇佣工人。这完全是骗人的谎言。历史事实证明,资产阶级是凭借征服、压迫、 ==========第41页========== 41 劫掠和杀载,即依靠暴力而成长起来的。马克思深刻地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① 商品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列宁指出:“商品是这样一种物品, 一方面,它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另方面,它能用来交换别种物品。"② 一件东西要成为商品,首先必须有用,具有使用价值,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不能成为商品的。所谓使用价值,也就是物品的效用,即物品的有用性。 由于各种商品的自然属性(如物理的,化学的和几何学的)不同,因而它们的效用也是不同的。例如,衣服可以御寒,食品可以充饥,书报可供阅读,艺术品可供欣赏,而机床、原料则可用于生产,等等。 作为商品,具有如下两个特点:一,它不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用的,而是供别人、供社会消费用的;二,它是通过交换才达到别人手中的。农民为自己消费而生产的粮食不是商品;农民向地主交租的粮食,虽然已经是为别人即为地主消费的,但因为无需通过交换,所以仍然不是商品。 不论在任何社会条件下,使用价值总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地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但是,只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使用价值才同时又是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严格说来,政治经济学并不研究使用价值,担负这种研究的是商品学之类的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所以也经常提到使用价值,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29页。 ②列宁:《卡尔·马克恩》。《列宁全集》第21卷,第41页。 ==========第42页========== 42 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与它相联系的那些体现社会生产关系的概念,如价值,交换价值,资本等等。 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还可以用来进行交换,具有交换价值。交换价值就是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例如,一个农民用20斤大米与一个手工业者的10尺布相交换,这10尺布便是这20斤大米的交换价值。 种商品和另一种商品的交换比例,会因时因地而不断的变动,这就给人一种印象,仿佛商品的交换价值纯粹是偶然形成的。其实并不是这样。在这种偶然性的背后存在着一定的必然性,这种偶然性正是某种必然性的表现形式。 马克思指出,两种商品所以能够按照一定的比例互相交换,所以能够彼此相等,是因为在它们里面存在着某种共同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西是什么呢?它不能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作为使用价值各种商品是完全不同的,因而是不能互相比较的。如果把商品的使用价值抛开不论,任何商品都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结晶,都是由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每种商品中都包含着一定数量的人类劳动。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或者说物化了的人类劳动,便是商品的价值。因此,各种商品中这个共同的东西就是价值。各种商品所以能够按照一定的比例互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彼此都具有等量的价值。商品是按照它们的价值来互相交换的。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而交换价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具有两种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因而它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例如,我们不能从对小麦的品尝中,来判定它是由农奴生产的,还是由雇佣工人生产的。使用价值不仅商品有,不是商品的其他物品也是有的。价值则不然,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这种属性只有商品才有,不是商品的其他物品是没有的。价值乃是构成商品的最本质的东西。人们按照价值互相交换商品,实际上是互相交换各自的劳 ==========第43页========== 43 动。因此,马克思强调指出,商品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人们之间的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是最发达的商品生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整个国民财富表现为一个惊人庞大的商品堆积,而一个一个的商品则表现为它的原素形式。正如动植物的机体是由细胞组成的一样,资本主义经济这个复杂的机体,是由商品这种经济细胞组成的。在商品内部,包含着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萌芽。因此,马克思在揭露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时候,便从商品的分析开始,把商品作为研究的起点。 具体劳动抽象劳动 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它又是抽象劳动。 一望即知,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在具体形式上是各不相同的。例如,制做木器的劳动和缝制衣服的劳动,就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劳动。这一点,我们从二者所用的工具和材料、操作方法以及产品等方面,可以看得十分清楚。这种不同形式的劳动,叫做具体劳动,它被运用的结果通常能生产出某种使用价值。各种使用价值,就是由各种具体劳动生产出来的。 尽管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在具体形式上各不相同,但它们在下述一点上却是相同的,即:它们都是人类劳动力(包括体力和脑力)在生产上的一种消耗或支出,都是一般的人类劳动。这种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一般的人类劳动,政治经济学叫做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就是由这种抽象劳动形成的。 马克思说:“一切劳动,一方面都是人类劳动力生理学意义上的支出。并且,当作等一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 ==========第44页========== 44 价值。一切劳动,另一方面又都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支出。并且,当作具体有用的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① 抽象劳动或者劳动的抽象,它和任何一个抽象概念的道理是一样的。打铁,缝衣,锄地,这些都是说的具体劳动;但如果不具体说干什么,而只一般的说“劳动”或者“干活”,这就说的是抽象劳动了,因为这样说已经是把劳动的具体形式抛开不论了。所以,马克思把抽象劳动有时也叫做“不带任何限制词的劳动”。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如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加图等人,虽然己经知道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创造的,并且初步确立了劳动价值论。但是,他们并没有发现抽象劳动。因此,他们的劳动价值论是不彻底的,有严重缺陷的。譬如,如果说劳动决定商品价值,可是生产商品的劳动各不相同,这些不同的劳动又是怎样互相比较的呢?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只有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才对这一问题给予了科学的解决。劳动二重性的理论是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所作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正是由于这一发现,才彻底揭示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从而把劳动价值理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马克思根据他的劳动价值理论,进一步建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论,彻底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8页。 ==========第45页========== 45 价值量 同任何事物一样,商品的价值也有其质的方面和量的方面。从质的方面研究价值,是为了解决价值是什么的问题;而从量的方面研究价值,则是为了解决价值大小的问题。 价值量是怎样确定的呢?价值既然是由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因此,价值量便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的。劳动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所以,价值量也就是决定于劳动时间。 但是,仅仅这样说还是不够的。我们知道,由于种种原因(如生产条件的好坏,劳动熟练程度的高低,以及劳动强度的大小等等),各个生产者生产同一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不一样的,有的人需要多一些,有的人需要少一些。商品价值量不能由每个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因为,如果这样,则同一种商品不但不会有相同的价值量,而且势必还会造成这样的情况:越是生产条件差和越是懒惰的人,他生产的商品反而具有较大的价值。当然,这种事情实际是不可能的。 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谓“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则是用社会现有的标准生产条件,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生产任何一个使用价值所必要的劳动时间。”①以织布为例,如果现时社会上绝大部分的布是用机器织的,只有极少量的布才是用手工织的,那么机器便代表此时织布的“标准生产条件”。假定一个具有普通熟练程度的织布工,按照正常速度使用机器织布,10尺布需要1小时,这1小时便是决定10尺布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如果那些少量用手工织的,每织10尺需要10小时,那么这10小时所创造的价值也只能等于前者1小时所创造的价值。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0页。 ==========第46页========== 46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因此,只要劳动生产率变化了,就必然会引起商品价值量的变化。仍以织布为例,如果由于技术的普遍革新,使得织布的生产效率由原来每小时10尺提高为20尺,即劳动生产率比以前提高1倍,那么,这时每尺布内所包含的社会必要时间,就要相应地减少一半,从而每尺布的价值量也就比以前要减少一半。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越多,单位商品内包含的劳动时间便越少,因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也就越小。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越少,单位商品内所包含的劳动时间便越多,因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也就越大。所以,劳动生产率是和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例,而和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例。通俗点说,劳动生产率越高,商品越便宜;越低,商品越贵。 总之,商品的价值是与凝结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例,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 简单劳动复杂劳动 政治经济学所以研究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问题,是因它们同商品价值量的决定有关。 我们知道,生产各种不同商品的劳动,其复杂程度是有差别的。例如,生产一般木器家具的劳动,就比劈柴、担水的劳动要复杂一些,而生产车床等机器设备的劳动又比生产木器家具的劳动要复杂 一些。这样,在确定商品的价值量时,就有一个各种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又该如何进行比较的问题,也就是各种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产品如何进行交换的问题。 ==========第47页========== 47 马克思指出,各种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产品的交换,是通过“以简单劳动作为尺度单位,把不同劳动换算为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①来实现的。所谓简单劳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那种不需要经过专门学习和训练而为任何一个身体发育正常的普通人都能从事的劳动。马克思写道:简单劳动是“简单劳动力的支出”。②至于复杂劳动,则是指那些比简单劳动在技术上复杂的劳动,从事这种劳动 一般要经过或多或少的学习和训练。复杂劳动等于是加强了的简单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它比简单劳动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较小量的复杂劳动可以和较大量的简单劳动相等;各种复杂程度不等的劳动产品,它们以简单劳动为基准,都可以互相形成一定的比例,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换。 当然,这种比例并不是由商品生产者自觉地计算出来的,而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地形成的。 私人劳动社会劳动 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质。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归私人占有,每个生产者都是独立地分散地进行生产,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都由他们自己决定,劳动的成果也归他们自己占有和支配,因此,他们的劳动具有私人性,是私人劳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每个生产者又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依赖的,他们彼此为对方提供产品,每个人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他们的劳动又具有社会性,是社会劳动。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6页。 ②同上书,第15页。 ==========第48页========== 48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这一矛盾是小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经济的其他矛盾,如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等,都是在这一矛盾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这一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还决定着小商品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内部,既然存在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所以当生产者互相让渡自己的产品时,便不可能采取象氏族成员那样纯家庭式的、彼此不计较多少的办法,而是必须根据互相对等的原则:你给我多少,我便给你多少。可是,不同产品的使用价值是根本不能相互比较的,譬如,一只羊和一袋盐,就两者的使用价值来说,既不能区别其大小,也不能使他们彼此相等。为了实现交换中的对等原则,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不同的产品都还原为一定量的劳动时间,即都只看作是一定量的抽象劳动。因为,作为物化的抽象劳动,各种商品都是同质的,因而是可以互相比较的。于是,也就从这个时候起,抽象劳动便成了商品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和它的对立面一一具体劳动相互构成商品的一组内在矛盾。可是,物化的抽象劳动也就是商品的价值,因此,在形成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的同时,便又形成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由此可见,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都是根源于小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如果没有这一基本矛盾的存在,就不会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以及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在于: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虽然具有两重性质,但由于他是私有者,他的劳动首先是作为私人劳动而投入生产过程的,因而劳动的成果也归他个人所有。在这种情况下,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的社会性质,便只有通过商品交换,即商品买卖才能实现出来。当商品生产者把商品卖出去了,那么,他的私人劳动便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实现为社会劳动,从而商品内部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也就得到了解决;而如果卖不出去或只能卖出 ==========第49页========== 49 去一部分,那么,他的私人劳动就得不到或不能完全得到社会的承认,从而商品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也就得不到或不能完全得到解决。然而,在私有制的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事先并不知道社会对商品的实际需要,他只是凭自己的打算和估计而盲目地进行生产。正如恩格斯所说:“谁也不知道,他的那种商品出现在市场上的会有多少,究竟需要多少;谁也不知道,他的个人产品是否真正为人所需要,是否能收回它的成本,或者是否能卖出去。”①因此,交换的道路是极不平坦的,而且,由于种种原因,越到后来便越是困难。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一矛盾并不是越来越减弱,而是越来越发展,越来越激化。 由以上所述可以看到,正是这种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商品经济,必然要引起竞争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必然促使小商品经济向两极分化。 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能力。通常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计算;一种是用单位产品内包含的劳动时间计算。这两种方法实际上是一样的,都是表示 一定数量的劳动同产品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耗费同样多的劳动,如果生产的产品数量愈多,则劳动生产率愈高;反之,就愈低。例如,假定某一工人,他今年在八小时内生产的产品比去年同样的八小时增多了一倍,就表明他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 ①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269页。 ==========第50页========== 50 劳动生产率,如果只按照企业直接生产者的劳动耗费计算,是个人劳动生产率;如果按照企业所有人员的劳动耗费计算,则是企业劳动生产率;如果以全社会为统计单位,按照所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全部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耗费计算,则是社会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许多因素,主要的有:“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及其技术应用的发展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数量和效力,以及各种自然状况。”①上述各个因素,在不同的生产部门或企业,并不是平均地发生作用。例如自然条件, 一般说它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就比较大,而对金属加工业的影响则比较小。一个部门,一个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这告诉我们: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应该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并且要具体分析企业的发展状况。 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和意义是不相同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过程,也就是资本家增加剩余价值生产、加强对工人剥削的过程。因此,这种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必然是资本家手中的财富不断地集中,而工人阶级所遭受的剥削和压迫愈来愈严重。随着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阶级鸿沟的日益加深,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一切矛盾不断地尖锐化。这就使得提高劳动生产率遇到了愈来愈大的困难。 社会主义制度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这首先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因而比资本主义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人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劳动生产率愈是提高,国家的经济力量便愈加雄厚,同时劳动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便会愈加得到改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抓革命,促生产”,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1页。 ==========第51页========== 51 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经济意义。它是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只有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才可以更快更好地扩大社会主义生产,繁荣社会主义经济,加强国防建设,以及履行对外援助的国际主义义务,等等。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增加劳动人民收入的根本前提;职工工资和集体农民收入的增长,只有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才可能实现。总之,为了战胜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必须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毛主席说:“任何社会主义的经济事业,必须注意尽可能充分地利用人力和设备,尽可能改善劳动组织、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一切可能节约的人力和物力,实行劳动竞赛和经济核算,借以逐年降低成本,增加个人收入和增加积累。”① 在社会主义企业里,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坚持政治挂帅,对广大劳动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和路线斗争觉悟,充分发挥他们的社会主义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还要大力加强企业管理,建立和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改善劳动组织,合理使用劳动力,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程度,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等等。 劳动强度 劳动强度是指劳动的紧张程度,也就是指同一时间内劳动力消耗的程度。工人做工,在同一时间内消耗的劳动力愈多,则劳动强度愈大;反之,则愈小。马克思说:“一个10小时劳动日中一个强 ①《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中册,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768页。 ==========第52页========== 52 度更大的小时,比一个12小时劳动日中一个更为松懈的小时,…可以包含更多的劳动,即支出的劳动力。”① 提高劳动强度既然是增加同一时间内劳动力的支出,因此根据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它不但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而且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由于这样,所以在劳动日既定的限度内,不断地提高劳动强度,“更加细密地填满劳动时间的微孔②,使工人极其紧张地从事每一个操作,便成为资本家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的一种重要方法。无论科学技术怎样进步,资本家也不会放弃这种方法。资本主义企业中,普遍采用的所谓“泰罗制”、“福特制"等血汗工资制度,就正是资产阶级利用各种科学技术成就,来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加强对工人剥削的方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的劳动强度在不断地提高。 劳动强度的提高是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给无产阶级造成了灾难性的恶果。各种慢性病和职业病、早衰以及工伤事故的大量增多,都和劳动强度的不合理有密切关系。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情况截然不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党和国家 十分关心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为此,不仅规定了合理的劳动时间,采取种种有效的劳动保护措施,而且通过改善劳动组织、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等,不断地减轻劳动者的劳动强度。 价值规律 在商品经济中,各种商品总是按照它们的价值,即按照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进行交换。这种客观的必然性,政治经济学叫做价值规律。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38-439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38-439页。 ==========第53页========== 53 商品交换按照商品的价值进行,但绝不是说每一次具体的交换,商品价格都与它的价值相符合。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由于存在着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市场供求关系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变化,因而商品价格是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时有涨落的,有时高于它的价值,有时又低于它的价值。由于这种原因,商品的价格和价值实际上是经常不一致的。但是,尽管价格有这种上下波动的现象,然而它却是以价值为中心而变动的。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商品价格的这种上涨和下跌部分可以互相抵销,商品的价格总的说来仍然等于它的价值。所以,当我们说商品是按照价值互相交换时,就是指的上述这样一种总的趋势。实际上,任何一种规律都是贯穿于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趋势,而不是事物的一个个的现象形态。价值规律也是如此。价格经常围绕价值波动的现象,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相反地,它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恩格斯指出:“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①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主要有以下一些作用: 首先,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由于价格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商品生产者收益的大小,因而当某种商品由于供不应求而价格上涨时,就会有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被吸引到这一部门中来。反之,当某种商品由于供过于求而价格下跌时,有一部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就会从这一部门转移到别的部门中去。这样,通过市场价格的调节,便使得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可以大体上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 其次,自发地刺激生产技术的改进。商品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来交换的,因此,那些劳动生产事较高、个别 ①恩格斯:《(哲学的贫困〉德文第一版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215页。 ==========第54页========== 54 劳动耗费较少从而商品的个别价值较低的生产者,便可以获得较多的收入。反之,那些劳动生产率较低,个别劳动耗费较多因而商品的个别价值较高的生产者,便只能获得较少的收入,甚至不能弥补自己的劳动耗费。另外,那些个别劳动耗费较少的生产者,还可以故意在社会价值以下来出售商品,用这个办法来打击他的竞争对手。由于以上原因,所以价值规律的作用之一,就是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从而促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这里有必要指出,价值规律的作用,其实也是双重的。它既有自发地促进技术进步的一面,同时也有阻碍技术进步、破坏生产力的一面。例如,上面所说的资本由这一部门转向另一部门的过程,就伴随着一系列生产力的浪费和破坏现象。 最后,价值规律的作用,还在于它能促使小商品生产者向两极分化,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引导和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如上所说,在简单商品生产的条件下,各个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各不相同,因而他们生产同一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是不一样的。那些生产条件较好的商品生产者,由于自己商品的劳动耗费较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便有可能发财致富。而那些生产条件较差的商品生产者,由于相反的原因,便会在竞争中遭受失败和走向破产。所以,从经济上看,价值规律的作用是造成小商品生产者向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分化会导致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由于商品生产的发展程度不同,因而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情况也就各不相同。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各个社会里,由于商品生产还不发达,因而价值规律的作用范围也就受到极大的限制。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商品生产具有了普遍的性质,因而价值规律也就获得了最广阔的活动场所。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还存在着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发挥作用。但是,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情况根本不同,社会主义的生产是由国家计划来调节的,而不是由价值规律来调节的。 ==========第55页========== 55 刘少奇、林彪一类骗子为了颠覆我国的无产阶级专政和复辟资本主义,时而否定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存在,刮“一平二调”的妖风;时而主张用价值规律来调节生产,转而否定国家计划的作用。他们的罪恶阴谋己经遭到了可耻的失败。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经济规律,它随着商品生产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商品生产的消亡而退出历史舞台。 价格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例如,1件上衣售价5元,这5元就是1件上衣的价格。 货币所以能表现商品的价值,或者说它所以能起价值尺度的作用,是因为它自己也是商品,也有价值。但是,各种商品的价值量有大有小;即使是同一种商品,如果数量不等,其价值量也各不相同。因此,为了把不同的价值量表现为不同的价格,便需要用不同的货币量,这就要求货币自身的量必须是可以计算的。为了计算货币自身,在技术上便需要确定一种固定的货币单位,有了这种单位,任何价格便都可以表现为同一单位的一定的倍数。这个道理,就如同我们为了计算某些东西的长度,必须先把尺子的长度确定下来以作为计算单位一样。 货币单位是怎样被确定的呢?我们知道,作为货币商品的黄金、白银,本来就有一种习惯的计算单位,即重量单位。因此,重量单位很自然地便成了货币单位。例如,中国历史上以银作为货币时,表示重量的“两”或“钱”同时也便是货币单位,当时买卖商品,都是讲某商品值几两或几钱银子。英国的货币单位英镑,当初曾经是重量为一磅的白银。货币单位与重量单位在名称上相一致的这种情况,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发生了变化,货币单位的名称与重量单位 ==========第56页========== 56 的名称互相分离了。演变到了今天,甚至我们从现有的一些货币单位名称(如中国的元、法国的法郎、英国的英镑、印度的卢比、苏联的卢布、捷克的克朗等等)上,已看不出它和金属重量单位之间的联系。但是,尽管这样,实际上每一单位货币仍然是代表着一定重量的贵金属。 这种包含一定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政治经济学叫做价格标准,即用以计算价格的标准。货币就是通过价格标准来表现商品的价值。例如,在“元”为价格标准的条件下,1件上衣价值5元,2件就是5元?=10元,3件就是3个5元…余此类推。 商品通过货币表现出来的价值,和通过其它任何种商品所表现的价值一样,都是它的相对价值,并不是它自己价值的绝对数量。1件上衣=5元,和1件上衣=20尺麻布,二者无非是说明1件上衣的相对价值有5元或20尺麻布那么多;至于1件上衣的真正的价值,即内含于其中的物化劳动,或者说生产这件上衣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究竟有多少,我们并不能直接从价格上看出来。 价格既然是商品和货币“交换比率的指数”①,因此,它的涨落高低便不仅由商品的价值来决定,而是同时由商品、货币二者的价值来决定。举例来说,假定生产1件上衣需要10小时劳动,生产1两白银也需要10小时劳动,在这种情况下,上衣通过银表现出来的价值(即价格),便是1件上衣=1两白银。又假定生产上衣的劳动生产率不变,而生产白银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倍,即10小时内可生产2两白银,那么在这种条件下,虽然上衣自身的内在价值仍是10小时劳动,但它通过银子表现出的相对价值(即价格)却变成1件上衣=2两白银,即比以前提高了1倍。反过来说也是一样,如果生产白银的劳动生产率不变,而生产上衣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或者降低了),同样会改变上衣的相对价值,即价格。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80页。 ==========第57页========== 57 因此,关于价格变动的规律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你了这样的表述:“商品价格在商品价值提高面货币价值不变,或货币价值跌落而商品价值不变时,方才会一般地提高起来。反之,商品价格也只有在商品价值跌落而货币价值不变,或货币价值提高而商品价值不变时,方才会一般地降落下来。所以,决不能得到结论说,货币价值的提高一定包含商品价格的比例跌落,货币价值的下落一定包含商岛价格的比例提高。这种说法,只适用于价值不变的商品。例如,价值与货币价值同时并按同等程度提高的商品的价格,就会保持不变。如果商品的价值比货币的价值涨得更慢或者更快,它的价格的跌落或提高,就要由商品价值变动和货币价值变动的差额来决定。其余是可以类推的。”① 除上述根本原因外,市场上商品的供求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价格的形成。当商品供过于求时,由于卖者竞相出售,价格便会适当降低;而当求过于供时,由子买者的竞相购买,又会使商品价格适当提高。由于供求关系的作用,便使得商品价格始终围绕着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除供求相等这种偶然情况以外,一般说来价格并不等于价值。但是,从一个长期过程来看,价格和价值还是相 一致的,因为价格的这种高出价值的部分和低于价值的部分,是可以互相抵销的。 以上,我们说的是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有关价格的一般理论。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价格,它的形成是与一般商品价格根本不同的,如有些稀有名贵的水果、酒类、鸟兽以及文物、艺术品等等。这种特殊的价格叫垄断价格。它的高低,不是取决于生产这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消耗,而是取决于购买者的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仍然存在着商品生产,所以仍然有价值、价格这一类概念。与私有制经济中的价格相反,社会主义经济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77页。 ==========第58页========== 58 中的价格是由无产阶级国家根据商品的劳动耗费并考虑到供求关系和政治上的需要等而有计划地确定的。社会主义的计划价格,是无产阶级建设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工具。 货币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是在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自发地从商品界中分离出来而产生的。 最初的商品交换,发生于原始社会的部落和部落之间,那时还没有货币参加,只是物与物的直接交换,如以羊换布,以布换盐,等等。后来随着交换范围的逐渐扩大,物与物的直接交换日益发生了困难。譬如,需要以羊换布的人,不容易碰到恰好需要以布换羊的人;需要以布换盐的人,又不容易碰到恰好需要以盐换布的人。这种商品交换的困难的增加,实际是反映了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发展。俗语说得好:困难总是和解决困难的条件一同产生的。在交换的继续发展中,便逐渐自发地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即:各种不同的商品所有者,都习惯地用自己的商品同某一种大家比较普遍需要的商品相交换;即使有的人交换的目的不是这种商品,但为了换回他所需要的那种商品,也必须先同这种商品相交换,然后再用它换回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样,这种经常被用来交换其它各种商品的商品,便逐渐从商品界中分离了出来,开始起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所谓一般等价物,就是可以直接和其它一切商品相交换,可以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那种商品。因为它不仅是个别商品的而且是一般商品的等价物,所以它是一般等价物。不过,在这个阶段上,还没有一种商品能十分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随着交换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才最后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面,而这种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第59页========== 59 马克思在分析货币的起源和本质时这样指出:“金会当作货币和其他商品互相对立,只是因为它原先己经当作商品和它们互相对立。它原来也和其他一切商品一样当作等价物来发生作用,或是在个别交换行为中,当作个别的等价物,或是和其他商品等价物并列,当作特殊的等价物。渐渐的,它才在一个相当广阔的范围之内,当作 一般的等价物来发生作用。它在商品界的价值表现中一旦夺得这个位置的独占权,它就变为货币商品了。① 在历史上,牲畜、皮毛、贝壳、黄金、白银、铜等等,都曾作过货币材料。但因为金、银贵金属有许多为其它商品所不及的优点,如质地均匀,便于分割,体积小,价值大,耐腐蚀,便于携带等,因此,其它商品最后都被淘汰,而专由金、银充作货币材料。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它直接体现为社会劳动,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可以购买任何其它商品。货币的这种本质,表现在它的五种职能中。 对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从来没有作出过正确的解释。他们或者把货币看成是人们协商的产物,或者把货币看成是黄金天然具有的属性,等等。马克思在建立科学的货币理论同时,对资产阶级的这些谬论给予了必要的批判。 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货币的出现,虽然解决了物物交换的困难,却使商品经济的矛盾进一步发展了。货币出现后,整个商品世界分成了两极:一极是商品,它们是各种特殊的使用价值;一极是货币,它代表着交换价值。这样,商品的内在矛盾,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了。每个商品生产者只有将自己的商品和货币相交换,他的私人劳动才能实现为社会劳动,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但是,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向货币转化的道路是频为崎岖不平的。如果商品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5页。 ==========第60页========== 60 生产者不能把他的商品换成货币,他的生产和生活就会马上受到严重的影响。 在阶级社会里,货币主要掌握在少数剥削者手中。剥削阶级利用货币作为剥削劳动人民的有力工具。例如,在封建社会里,封建地主就利用货币向贫下中农收取地租、放高利贷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把大量货币当作资本,残酷地剥削工人阶级,因而货币作为剥削工具的作用达到了空前未有的地步。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货币仍旧是一般等价物。但是,它已具有新的社会性质。与小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情况根本不同,货币在这里是体现着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互助合作的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工具。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也就是货币在人们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具有这样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其他三种职能是在商品经济发展中陆续出现的。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货币以自己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 一切商品的价值。为什么货币能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呢?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价值。这就如同尺子所以能衡量其他一切物品的长度,是因为尺子自身也具有长度一样。自身没有价值的东西,是不能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的。 本来,商品价值的大小,乃是由凝结在该商品中的劳动时间来测量的。商品中包含的劳动时间越多,它的价值便越大。因此,劳动时间是商品的内在的价值尺度,而货币不过是商品的外在的价值尺度。 ==========第61页========== 61 商品的价值表现在货币上,就是商品的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实际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 一定的价格,例如,一双皮鞋价格为10元,一件衬衣价格为5元,等等。不过,有一点这里应该说清楚,就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这一职能时,并不需要实在的货币,只要人们在观念上想一下某商品的价格是多少就可以了。所以这样,也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这是因为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它所做的只是给商品以价格形态,即表明某一商品值多少钱,而不是真正用商品与货币相交换。马克思说:“货币在它的价值尺度功能上,本来也只是作为观念的或想象的货币”。①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也就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我们平常从商品买卖过程中所看到的货币的作用,就是属于这一种,所以,这种职能又叫做购买手段。不说自明,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而必须是实在的货币。任何一个资本家决不会允许有人用空话来拿走他的商品。 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这一作用的情况下,商品与商品不再是互相直接交换,而是以货币为媒介来进行交换。商品所有者先把自己的商品换成货币,然后再用货币去交换其他的商品。这种有货币作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由物物交换过渡到商品流通,意味着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因为,在这种条件下卖与买被分成了两个独立的过程,如果出卖了商品的人不立刻去买,就会使另一些人的商品卖不出去。也就是说,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就已经包含了经济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起初是贵金属条、块,以后发展成铸币,最后出现了纸币。纸币是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的。 货币的第三个职能是充当贮藏手段,即可以作为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人们储存起来。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既不能象充当价值尺度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74页。 ==========第62页========== 62 时那样只是想象的货币,也不能象充当流通手段时那样用货币符号来代替,它必须既是实在的货币,又是足值的货币。因此,只有金银铸币或者金银条块等才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当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金属货币便会退出流通成为贮藏货币;反之,当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增多时,一部分贮藏货币又会重新进入流通成为流通手段。由于贮藏货币具有这种作用,所以在足价的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便不会产生流通中货币量过多的现象,不会发生通货膨胀。 货币的第四个职能是支付手段。在放债还债、支付工资以及交纳税款等场合,货币就起着这种作用。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情况下,由于很多商品生产者互相欠债,他们之间便结成了一个债务锁链,例如,甲欠乙的钱,乙欠丙的钱,丙又欠丁的钱…等等。如果有其中某一个商品生产者因为生产和销售的困难而不能按期支付欠款时,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造成全线崩溃的局面。因此,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使经济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货币的最后一种职能是充当世界货币,即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能够作为世界货币的只有黄金或白银,铸币和纸币是不能充当世界货币的,因为后者一超出本国范围便失掉了原来的法定意义。世界货币的作用是:第一,作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的差额;第二,作为一般的购买手段,用来购买外国的商品;第 三,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如支付战争赔款、对外贷款以及转移财产等等。 货币的各个职能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它们共同表现货市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 ==========第63页========== 63 铸币 铸币是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额面价值的金属货。它通常由国家铸造,以作为法定的流通手段。 马克思指出:“货币的铸币形式,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功能发生的。”①起初,作为流通手段的金属货币,曾经就是自然形态的金银条、块。但是,每一块黄金或白银不仅重量不同,而且成色也有区别,因此每次交换便都须查成色、称份量,这对日益扩大的商品交换来说,当然是一种很大的不便。在这种情况下,于是有些大商人便在金、银的条块上打上自己的印记,注明这些金、银条块的重量和成色,并以他个人的信誉作保证。这便是初期的铸币。 但是,一个商人的信誉毕竞是很有限的,他的印记只能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起证明作用。随着商品交换突破了地方市场的范围以后,便需要对金属铸块作出更有威信的证明。而能够具有这种作用的,只有国家。作为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国家,不仅有条件能够这样做,而且也需要这样做。于是,铸币就开始由国家来集中铸造了。既然由国家铸造并且在全国通行,所以铸造技术上也有了改进,铸币不仅规定了成色、重量或额面值,而且也具有了一定的式样,或者说它穿上了“本国的制服”。 开始,铸币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如方形、刀形、铲形、圈形等等。由于人们从经验中了解到圆形铸币最易于携带和清点,所以后来的铸币一般都改为圆形的了。 铸币的重量,经过长期流通会因磨损而减少,成为不足价的货币。这样,就造成了铸币的额面价值和实际价值不相符合的情况。不过,这种磨损了的铸币,如果不是十分严重,它仍然能够和足价的铸币样流通。这是因为,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只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05页。 ==========第64页========== 64 它在流通中不停地周转,而在每一个商品交换者手里停留的时间是很短暂的。只要用它能够买进与额面价值相等的商品,人们就不会计较它的这种磨损。 不足价的铸币可以和足价铸币一样流通的这一事实,后来被剥削阶级的国家普遍利用。国家为了维持庞大的财政开支,为了从劳动群众手中聚敛财富,经常有意识地降低铸币的成色、重量,铸造不足价的铸币;并且还发行用贱金属(如铜和铜与锡的合金)铸成的辅币,与金、银铸币一道流通。这样一来,铸币便日益变成了价值符号或货币符号。 纸币 纸币是金的符号或货币符号。纸币只有代表金量,才成为价值符号。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纸币与银行券不同,它由国家发行,强制通用,并且是不能兑现的。 纸币所以能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这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特性决定的。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是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在买者与卖者之间不停地周转着,它不断地由这个人手中又转到另一个人手中。在每个人那里,停留的时间实际甚为短暂。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用它能够买进与额面价值相等的商品,人们就不会过问货币本身是否是足价的,或是否具有价值。所以,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一定需要足价的货币,而可以由不足价的,乃至由完全没有价值的货币符号来代替。马克思说:“商品交换价值的独立存在,在这里,本来只是一个一现即灭的要素。它会立即再为别的商品所代替。所以,在这个使货币不断从一个人手里转到另一个人手里的过程中,单有货币的符号存在已经足够。…货币,当作商品价格的 ==========第65页========== 65 暂时的客观的反映,本来也不过是当作它自己的符号来发生功能,因此能够用符号来代替。”①从历史上来看,货币符号,最初是采取磨损了的金属铸币的形式,而后则采取用贱金属铸成的辅币的形式,最后才变成了完全没有价值的纸片,即纸币。 纸币本身没有内在价值,因而它不能执行价值尺度、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价值尺度的职能仍然是由它所代表的黄金或白银来执行的。 既然纸币是在商品流通中代替金属货币来发挥作用,因此它的流通量便取决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马克思曾经这样明确地指出纸币流通的规律,他写道:“这个规律筒单地说就是,纸币的发行要在数量上受到限制,不得超过没有纸币作为符号代表时将会实际流通的金量(或银量)。”②这也就是说,无论发行多少纸币,它也只能代表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那些金属货币。如果纸币的发行量相当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则纸币就会具有和金属货币一样的购买力;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则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就会相应地减少,即会相应地贬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也就会相应地上涨。例如,假定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需要的金属货币为50亿元,但却发行了100亿元纸币,这样,纸币就要贬值一半,1元的纸币只能代表0.5元的金属货币。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物价就要上涨1倍,原来卖1元的商品,现在就要卖2元。 资本主义国家常常用滥发纸币的办法来弥补政府财政开支,结果使通货日益膨胀,资产阶级通过溢发纸币从社会中不断地聚敛巨额财富,而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则饱尝通货膨胀的苦头。 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根本不同,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币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有计划地发行的。随着国民经济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10页。 ②同上书,第108页。 ==========第66页========== 66 的不断发展,人民币的经济基础越来越雄厚,它的币值也越来越稳定。我国的人民币已成为世界上少数最稳定的货币之一。 货币流通规律 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货币作为购买手段即交换的媒介不断地实现商品的价格,当货币实现了一次商品价格时,商品就从卖者手里转移到买者手里,而货币则从买者手里转移到卖者手里,从而又可以再和别的商品重演相同的过程。货币不断地由买者手里转移到卖者手里,不断地作为购买手段与各种商品互换位置的这种运动,就是货币流通。 乍一看来,商品流通好象是由货币流通决定的,是货币流通的结果。其实正好相反。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贷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的。只是由于首先有了商品买卖,于是才有媒介这种买卖行为的货币运动。不过,上述假象的产生,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这是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商品和货币换位以后,商品就退出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而货币却不是这样,它仍然留在流通领域,不断地与别的商品相互换位,继续媒介商品的运动。这样,运动的连续性便完全由货币来表现了,好象商品流通就是由货币流通引起似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者从这种表面现象出发,编造了许多为资本主义制度进行辩护的反动理论,说什么资本主义制度下所以会发生商品过剩的经济危机,是由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不足,仿佛如果把钞票印得再多一点,经济危机便可不致发生。这是完全错误的。 既然货币作为流通手段要不断地留在流通领域发挥它职能,那么,在一定时期内流通领域究竟需要多少货币呢?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市场上待售的商品总量;(2)商品的价格水平;(3)货币的流通速度。前两个 ==========第67页========== 67 因素的乘积,就是商品的价格总额。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总额愈大,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便愈多;反之,商品的价格总额愈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便愈少。但由于在一定时期内,同一单位的货币可以流转多次,实现许多商品的价格,因此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可以大大少于商品的价格总额。例如,假定在一定时期内,每一元货币平均流转十次,那么,实现价格总额一亿元的商品,只要有一千万元的货币就可以了。所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的流通速度则成反比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可以用以下的公式表示: 商品价格总额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一单位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次数) 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全部出售商品的价格总额除以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一一这就是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货币流通的规律。这个规律是货币流通的最基本的规律。 关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问题,上述公式我们只是就货币单纯作为流通手段而言的,这虽然是重要的,但是并不完全。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需要动用货币的地方不仅有商品买卖,而且还有借债还债、支付工资以及交纳税款等等。商品买卖也并不一定每次都需要动用货币,因为随着信用关系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商品买卖采取了赊购和各当事人债权债务,互相冲销的办法。如果把这些因素也同时考虑进来,那么上述货币流通的公式便需要作适当的补充。它应该是这样的: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赊善商品价格总额4到期支付总额-互相抵销的支付总额 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第68页========== 68 通货膨胀 通货就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对现实流通中一切流通手段的总称。它既包括硬币和纸币,也包括支票等信用工具,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后者和纸币一样也在市面上流通。 通货膨胀,乃是指货币流通中出现的这样一种情况:投入流通中的货币(主要是纸币发行量)过多,大大超过流通实际需要的数量,以致引起货币贬值。 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发生。在金银贵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通过这种调节,可以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同商品流通对货币的实际需要量相适合,因而不会发生流通中货币过多的现象。但纸币的流通却不是这样。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不能兑换黄金,本身又没有内在价值,不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因此,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数量,多余的部分继续在流通中流转,就会造成通货膨胀。 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资产阶级国家财政赤字的增加。资产阶级国家为了弥补庞大的财政赤字,不顾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滥发纸币,并以此对劳动人民进行掠夺。它们所以要利用这种办法来弥补财政开支,是因为这种办法比起增加税收、增发公债等办法富于隐蔽性,并且简便易行。当它们用滥发的纸币向定货的厂商支付货款,向农民收购农产品,向政府公职人员、军人等发放薪饷时,也就是说,通过各种渠道把大量纸币投入流通时,一般人并不会马上知道这些纸币乃是不代表任何价值的纸片。可是,实际上这些纸币从它们进入流通的一刹那起,就成为多余的了。这些多余的纸币因其不代表社会财富总量的丝毫增加,不代表任何价值,那么很明显,资产阶级国家通过发行纸币而获得的大量收入,便只能是从社 ==========第69页========== 69 会掠夺而来,即主要依靠削减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收入得来的。列宁曾深刻指出:“滥发纸币是一种最坏的强迫性公债,它使工人和贫民的生活状况急剧恶化”。① 通货膨胀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它是资产阶级加强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剥削和掠夺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货膨胀首先给工人和劳动农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它使得物价不断上涨,货币购买力不断下跌,由此引起工人实际工资急剧下降,生活日益贫困。而农民等小生产者则因为物价上涨过程中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扩大,不得不以高价购买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低价出卖自己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因而蒙受巨大的损失。通货膨胀也严重影响一般公职人员和知识分子的生活,因为他们的薪金也不能按物价上涨的程度而相应地增长。但是,通货膨胀却给一小撮大垄断资产阶级带来莫大的利益。他们不仅会通过政府定货以及形形色色的补助和津贴等,把资产阶级国家用滥发纸币掠夺社会而来的大部分收入转入自己的腰包,而且可以利用实际工资下降,或者用贬值了的货币清偿债务以及利用物价飞涨柔机进行回积居奇等等,获得大量的利润。总之,由通货膨胀而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完全有利于资产阶级而不利于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 在旧中国,国民党反动政府为了进行反革命内战和加紧对中国人民的掠夺,恣意滥发纸币,结果造成长期恶性通货膨胀。据统计,从抗日战争爆发到国民党反动统治崩溃(1937一1949年)的十二年间;纸币发行量共增加了1,400多亿倍,而同期物价却上涨了85,000多亿倍,达到古今中外罕见的程度。伪币的购买力一落再落,最后几乎变成废纸。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统计:伪法币100元的购买力,在1937年值2头牛,1938年为1头牛,1939年为1头猪,1941年为1袋面粉,1943年为1只鸡,1945年为1条鱼,1946年为2个鸡蛋,1947年为1个煤球,1948年8月所谓伪币改革时为3粒大 ①列宁:《大难临头,出路何在?》。《列宁全集》第25卷,第343页。 ==========第70页========== 70 米,而到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只值一粒米的千万分之几了。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从这种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中搜括了巨量的财富,而广大劳动人民则陷于极端痛苦和贫困的境地。 资本 资本是靠剥削雇佣工人而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任何一个资本家,在开始他的剥削活动时,手里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货币,以便从市场上购买生产资料和招雇工人,进行资本主义生产。因此,资本最初总是采取货币的形态,即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 但是,货币本身并不就是资本。例如,在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商品交换中,货币只是一般的流通手段,而不是资本;农民向地主交纳货币地租时,货币也只是一般的支付手段,同样不是资本。 只有当货币能带来剩余价值时,它才变成了资本。举例来说,假定某一纱厂的资本家,原来为购买生产资料和支付工人工资,垫支了10,000元的货币,经过一个生产过程,生产出价值11,000元的棉纱,然后他把棉纱卖掉,得到11,000元的货币,这样就比原来增殖了1,000元。这部分新增殖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由于货币生下了金蛋,带来了剩余价值,所以它就变成了资本,而不再是一般货币了。 那么,剩余价值又是从何而来呢?如上所说,资本家用货币在市场上购买生产资料时,也购买了工人的劳动力。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是一种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它也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不过,和其他商品相比,劳动力商品具有这样一个特点,即: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劳动力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劳动,就是创造 ==========第71页========== 71 价值的过程,而且会创造比它自身更大的价值。所以,上面讲到的1,000元剩余价值,就正是纺纱工人用他的劳动创造出来的。 可见,货币能够成为资本,乃是由于劳动力变成了商品。劳动力商品的存在,是货币变成资本的基本前提。 然而,劳动力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商品,它只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才成为商品的。作为个别现象,劳动力的买卖远在奴隶社会就存在了。但它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却是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的事。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的基本生产资料被少数资本家和大土地所有者占有,广大劳动者既丧失了生产资料,也丧失了生活资料。他们为了不致饿死,不得不依靠向资本家出卖自己仅有的商品一一劳动力来过活。 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资本虽然在现象上总是表现为某种物品,如货币、机器、厂房等等;但从本质上说,资本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具体地说,就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马克思指出:“资本不是任何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 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品上,给这个物品 一种独特的社会性质。”①他还指出:“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② 资产阶级学者历来总是歪曲资本的含义,混淆一般生产资料和资本的严格界限。他们把一切生产资料都叫做资本,甚至把原始人使用的石块、棍棒之类的东西,也荒谬地说成是资本。很明显,他们这样做乃是妄图模糊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以及其他劳动者之间的阶级区别,掩盖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并把资本主义制度解释成为一种永恒的制度。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955-956页。 ②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第486页。 ==========第72页========== 72 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不说自明,它只有在不断的运动中,才能不断地带来剩余价值。假如停止了运动,它就不能继续带来剩余价值,从而也就会丧失资本的属性。因此,资本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它必须不停地吸收活的劳动,即不停地剥削雇佣工人,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命,而它所吸收的活劳动愈多,它的生命也就愈加活跃。资本的人格化,就是资本家。资本家的心也就是资本的心,资本家的性格也就是资本的性格。资本既然只有不停地吸收活劳动才能保持自己的生命,资本家也只有不断加强对工人的剥削,他才能成其为资本家。资本家对剩余价值或者说对利润的狼一般的贪欲,正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始终认为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是不能改变的,并且严正批判现代修正主义者所散布的所谓帝国主义本性已经改变的无耻澜言,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在资本主义的经济生活中,资本总是采取各种不同的具体形态,如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等。上述资本这一概念,乃是资本主义制度下一切具体的资本形态的总称。 劳动力商品 劳动力也叫劳动能力,它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马克思说:“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体力和精神力的总和,它存在于一个人的身体中,他的活的人体中。① 劳动力是任何社会中一切发育正常的人都具有的。但劳动力成为商品却是资本主义制度所特有的现象。劳动力成为商品需要以下两个条件:第一,它的所有者必须在法律上是自由的人,只有这样,他才能“自由地”支配自己,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来出卖。如果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57页。 ==========第73页========== 73 象奴隶或者农奴那样没有人身自由,他就不能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来出卖了。第二,劳动力的所有者必须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他除了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外别无谋生之道。也就是说,他必须是在生产资料方面“自由”到一无所有的程度。 这里需要指出,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它的所有者必须是接照定时间一次一次地来出卖;如果他把一生的劳动力一下子卖光,那实际就是出卖他的身体,就是卖身为奴,而不是出卖劳动力。 和其他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重属性。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如何确定呢?它同样是由生产从而再生产这种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由于劳动力只存在于活人身上,而为了维持一个人的生存,就需要有一定数量的生活资料,如食物、衣服、住房等等,因此生产劳动力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还原为生产维持工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其次,劳动力的所有者是会衰老、死亡的,为了使市场上能不断地供应这种商品,就必须有劳动者的第二代来补充。因此,在生产劳动力的生活资料中,还应该包括工人为养活其子女所必需的那 一部分生活资料。 最后,资本家不仅需要粗工,而且也需要一定数量的技术工人,而工人要掌握某种技术就必须经过一定的教育或者训练,这也得耗费一定的物质资料。因此,在劳动力的价值中,还要包括工人在接受教育或训练上所支出的费用。 总之,“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的。”①所谓工人必需的生活资料,它的数量和种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同,工人所必需的 ①马克思:《工资、价格和利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146页。 ==========第74页========== 74 生活资料的数量和种类是有差别的。但是,如果从某一国的一定的历史时期来看,这部分生活资料的平均范围总是一定的。 和其他商品不同,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有这样一个特点,即它是价值的源泉,在它的消费过程也就是劳动过程中,能够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资本家通过对劳动力的使用,不但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所支付的价值,而且还能够得到一定量的剩余价值。资本价值增殖的秘密就在于此。资本家所以要购买劳动力,就是因为劳动力有这种特殊的使用价值。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消灭了人剥削人的现象,因而就从根本上消灭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力已经不再是商品。 剩余价值 资本家用他的资本从事资本主义经营,通过这种经营,资本会给他带来一个新的增殖额。譬如,他投入资本10,000元,结果可得到11,000元,即比原来多得1,000元。这个增殖额就是剩余价值。 研究剩余价值,关键是它的来源问题。 许多资产阶级学者认为,剩余价值是从流通中产生的,即资本家通过商品的贱买贵卖得到的。我们说,资本家赚钱发财与商品流通确有一定的关系,但流通过程根本不可能成为剩余价值的来源。因为:第一,如果剩余价值是由贱买贵卖而来,那就必须假定社会上有一部分人能够经常贱买贵卖,而另一部分人则侧经常贱卖贵买。但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是根本不存在的。第二,退一步说,即便真有这种情况,它也不能说明剩余价值的来源。因为很清楚,这一部分人通过贱买贵卖所得到的,恰恰是另一部分人在贱卖贵买中所损失的,二者的得失,恰好相等,从价值总量来说,一个铜板也没 ==========第75页========== 75 有增多。所不同的,只是一个既定的价值量,在这两种人之间有了和以前不同的分配比例而己。 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为了说明剩余价值的来源,需要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让我们以棉纱生产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假定纺纱厂的资本家按照价值购买劳动力和有关的生产资料。他购买纺纱工人一天劳动力需要支付的价值是3元,等于工人6小时的劳动量。再假定工人纺6小时的纱得消耗10斤棉花,价值为10元。还得消耗一个纱锭(用它代表在棉纱生产上所消耗的一切劳动手段),价值为2元。这样,经过6小时劳动以后,10斤棉花纺成10斤棉纱,它的价值共计是15元。其中,12元是棉花和纱锭转移到棉纱上的价值,3元是工人在6小时内新创造的价值。这个数目与资本家在棉纱生产上最初垫支的货币额恰好相等。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资本家当然就无利可图了,他的整个行为就成为没有任何意义的了。事情实际是这样的:资本家既然购买的是工人一天的劳动力,因此,他决不会让工人仅劳动6小时,而是让他劳动更多的小时,譬如劳动10小时,12小时。假定纺纱工人给这个纱厂老板劳动12小时的话,那么结果就会完全是另一种样子。 纺纱工人的劳动由6小时延长到12小时,就需要比过去多消耗倍的棉花和纱锭,为此资本家垫支的资本便由12元增加到24元。但他购买一天劳动力的价值却仍然是3元。这样,资本家在20斤棉纱生产上垫支的资本一共是27元。经过12小时劳动以后,24元的棉花和纱锭的价值还是不增不减地转移到20斤棉纱中去,但工人在12小时劳动中所创造的新价值已经不是3元,而是6元了。因此,在20斤棉纱中共计就有30元的价值,即比资本家垫支的资本价值27元多出了3元的增殖额。剩余价值就这样生产出来了。 可见,只要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以上,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就会超过劳 ==========第76页========== 76 动力的价值,资本家就能够从雇佣工人身上榨取到剩余价值。这便是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所在。 所以,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社会各个剥削集团剥削收入的总源泉。利润、利息和地租,不过是剩余价值的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产业资本家得到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得到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家得到利息,大土地所有者则得到地租,他们共同瓜分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不仅受到产业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而且还受到其他一切剥削集团的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要求得自身的解放,必须推翻整个资产阶级。 榨取剩余劳动一事并不是资本主义的发明。一切剥削者都是榨取劳动者的剩余劳动。但是,在此以前的剥削制度下,由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剥削者所追求的是使用价值,因而他们对于剩余劳动的贪欲,从客观上看,总是要受到他们自身需要范围的一定的限制。而资本主义的情况就根本不同了,资本家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而是为了提取剩余价值,即单纯的价值增殖,这样就使得他们对于剩余劳动的贪欲成为无限制的了。由生产本身的性质产生的剥削者对榨取剩余劳动的无限制性,是资本主义剥削区别于以往任何剥削的重要特点之一。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唯一动机,就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马克思说:“生产剩余价值,赚钱发财,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切主要方面,无论是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都受剩余价值规律的支配。不仅如此,剩余价值规律还决定着资本主义发展的全部进程,决定着它的胜利和失败,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680页。 ==========第77页========== 77 决定着它的上升、没落和死亡。正因为这样,所以剩余价值规律乃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对于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资产阶级经济学者从来不敢作认真的回答。这是因为,如果真的说明了这个问题,势必就会把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暴露出来。马克思指出:“这些资产阶级经济学者实际上有这种正确的本能,知道深入论究剩余价值起源这个爆炸性的问题,是极其危险的。① 透过掩盖资本主义剥削的种种假象,把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揭露出来,这是马克思的划时代的伟大功绩。恩格斯把剩余价值学说恰当地说成是马克思在科学上的一项“伟大发现”。列宁把剩余价值学说称为“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②正是从剩余价值学说出发,马克思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阶级对抗的经济基础,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性,从而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而这就给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武器。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资本家为了进行生产,必须用他的资本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两种生产要素。前者是生产过程的物质的或客观的要素,后者是生产过程的人的或主观的要素。资本的这两个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 生产资料消费的结果,它的价值会比例于它消耗的程度,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例如,在纺纱过程中,随着棉花被纺成棉纱,棉花 ①同上书,第558页。 ②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444页。 ==========第78页========== 78 的价值也就全部转移到棉纱中去。由于投在生产资料上的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任何价值量的变化,即不增殖价值,而只是起着吮吸劳动鲜血的作用,因此马克思便把它叫做不变资本(用拉丁字母c来表示)。 可是,资本家用在购买劳动力上的那部分资本却不是这样。劳动力的消费过程,也就是劳动过程。工人的劳动,不但能再生产出为购买劳动力而支出的资本价值的等价,而且能生产出比这个等价更多的价值,即剩余价值。由于用在购买劳动力上的这部分资本价值,是一个可变量,会增殖自己的价值,因此马克思便把它叫做可变资本(用拉丁字母ⅴ来表示)。 根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是马克思的一个伟大功绩。这一划分对揭露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具有重大意义。它证明了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并不是象资产阶级学者所宣称的那样,是什么由资本家垫支的全部资本带来的,而只是由其中的可变资本部分带来的,也就是由雇佣工人的劳动创造的。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乃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唯一源泉。 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v)的比率,它表示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通常以百分数表示,以'代表。计 算剩余价值率的公式是m'=”。 我们知道,剩余价值乃是由雇佣工人的劳动创造的,因此在资本家垫支的全部资本中,只有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部分,才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实现价值增殖。至于用于购买生 ==========第79页========== 79 产资料的不变资本(c)部分,则只是价值转移即改变价值的存在形式,并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因此,为了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究竟有多大,或者说要确定在雇佣工人新创造的价值中,资本家无偿占有了多少,而工人又得到了多少,便应当用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相比,而不能用剩余价值和全部资本相比。例如,假定资本家的全部资本是5,000元,其中可变资本是1,000元,经过生产过程之后,它带来的剩余价值也是1,000元,那么,剩余价值率就 是00元m=100%。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率是劳动力受资本 1,000元(v) 剥削,或劳动者受资本家剥削的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① 由于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是用来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或可变资本的价值的,而剩余劳动则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因此剩余价值率也可以用剩余劳动和必要劳动的比率,或者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即: m'=剩余劳动剩余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必要劳动时间 这两个比率,以不同的形式表示着同一个关系。前者是以物化劳动的形式来表示的,后者则是以活劳动的形式表示的。 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剩余价值率愈高,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也就会愈多。所以,对剩余价值贪婪成性的资本家总是想方设法尽量提高剩余价值率,不断地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在雇佣工人“只要还有一块肉、一根筋、一滴血可供榨取”②,资本家是绝不会罢休的。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16页。 ②恩格斯:《英国的十小时工作日法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34-335页。 ==========第80页========== 80 绝对剩余价值 靠绝对地延长劳动日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之一。 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劳动日,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在必要劳动时间己定的条件下,劳动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就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到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从而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 例如,假定劳动日的长度为10小时,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5小时,因此剩余价值率便是100%;如果把劳动日延长到12小时,必要劳动时间不变,仍为5小时,那么剩余劳动时间便是7小时,而剩余价值率便从100%提高到140%。 由于延长工人的劳动日会使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资本家总是尽一切可能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但是,这种延长不是没有限制的。客观上有两种限制:第一,是生理的限制。在一天24小时内,工人必须有一部分时间用于休息、睡眠和吃饭等等。这是 一种生理的必要,不然,工人就不能恢复劳动能力,继续给资本家做工。第二,是道德的和社会的限制。尽管资本家时刻想把工人当作牛马使用,但工人毕竟不是牛马,而是具有独立人格的雇佣劳动者。因此,工人一天中除了干活、吃饭和睡觉以外,总还得有一定的时间用于照顾家庭,阅读书报以及进行社会交往等等。由于有以上两种界限,便决定了劳动目的长度无论如何不能等于一昼夜的自然长度,即24小时。但是,因为这两个界限本身(尤其是第二种界限)具有相当大的伸缩性,所以资本家仍然有可能在必要劳动时间以上,24小时以下来大幅度地延长工人的劳动日。事实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由于它的没有限制的盲目冲动,由于它对剩余劳 ==========第81页========== 81 动的狼样的贪欲,不仅突破了劳动日的道德上的最高限度,并且突破了劳动日的纯粹生理上的最高限度。”① 劳动时间的过度延长,严重损害工人的健康,各种慢性病、职业病普遍流行,工伤事故不断大量增加,而对于女工、童工,后果则尤其严重。因此,长期以来工人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权利, 一直为缩短劳动日而进行着不解的斗争。 相对剩余价值 和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一样,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也是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一种基本方法。所不同的,绝对剩余价值是靠绝对地延长工人的劳动日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取得的;而相对剩余价值则是靠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地增加剩余劳动时间取得的。 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下,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取决于劳动日的长度,劳动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也就越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但是,劳动日的延长不是没有限制的。它既受到工人生理的限制,也受到社会道德的限制。由于这种延长以牺牲工人的健康甚至生命为基础,所以工人是竭力反对的。这表明,仅仅采用延长劳动日的办法,不能完全满足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要求。是否还有别的方法呢?有的,这就是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不延长劳动日的长度,而靠改变劳动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即靠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来相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举例来说,假定劳动日的长度为12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6小时,在这种情况下,剩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71页。 ==========第82页========== 82 余价值率便为100%;如果把必要劳动时间由6小时缩短为4小时,那么,剩余劳动时间就会相应地由6小时延长为8小时,即比原来增加2小时,而剩余价值率就会增加为200%,即比原先提高一倍。 那么,必要劳动时间又是怎样缩短的呢?必要劳动时间是工人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所必要的时间,而劳动力的价值又是由工人及其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构成的。因此,只要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就会随之降低,从而必要劳动时间也就会随之缩短。但是,生活资料价值的高低,是由生产这些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的,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商品的价值便越高,反之便越低。所以,要降低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时间,归根到底便是要提高生产生活资料(如粮食、布匹等等)各有关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这里还要补充一点:由于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中,还包含有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例如,棉布价值中就包含着棉纱和织布机的价值,棉纱的价值中又包含着棉花和纺纱机的价值。如此等等。因此,为了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还必须提高生产生产资料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可见,劳动者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是一个社会的过程,是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的。只有当社会所有主要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便宜了,劳动力的价值下降了,必要劳动时间才能够缩短。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通过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途径实现的。个别资本家改进生产技术,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就可以把他的商品的个别价值降低到社会价值以下,这样按照社会价值出卖商品以后,他就可以比一般资本家多得一部分剩余价值,即得到一份超额剩余价值。由于各个资本家都这样竭力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结果就推动了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 ==========第83页========== 83 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因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多得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譬如说,假定按照社会现有的一般劳动生产率水平,生产一双皮鞋需要6小时劳动,价值6元,其中3元是补偿可变资本(v)价值的,3元是剩余价值(m)(为了简便起见,我们把不变资本(c)转移的价值不计算在内)。再假定这时有某一鞋厂因采用了新技术,把它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即在6小时内可生产出两双皮鞋。在这种情况下,这家鞋厂的皮鞋的个别价值,便由原来的6元降低为3元。但是,商品是按照社会价值出卖的。由于这时多数鞋厂的劳动生产率并没有提高,所以鞋子的社会价值也就没有降低,仍是6元,这家采用了新技术的鞋厂仍按6元的社会价值出售,每双皮鞋就可以多得3元剩余价值,这一部分多得的剩余价值便是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就首先采用新技术的企业来说,也是缩短了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在上例中,原先必须用3小时劳动才能生产出劳动力价值的等价(3元),当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以后,只要用1.5小时就可以了。这样,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就由3小时缩短为1.5小时,而剩余劳动时间则由3小时延长到4.5小时。 所以,超额剩余价值不是靠提高商品的价格,加重对消费者的剥削得来的,它的来源仍是该企业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有格外生产力的劳动,会当作加强的劳动来发生作用,或者说它会在同时间内比同种社会平均劳动创造更大的价值。”①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36页。 ==========第84页========== 84 超额剩余价值的获得,就个别资本家来说,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因为,当他所采用的新技术被本部门其他资本家普遍采用后,这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就会随之普遍提高,从而这种商品的社会价值就会随之降低。这样,那些较早采用新技术的个别资本家也就不能继续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了。如果他们还想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就必须采用比别人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 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逐,刺激着资本家不断改进生产技术,这样便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但是另一方面,资本家为了使自己保持超额剩余价值,他们总是竭力保守技术秘密,阻碍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和传播,从而限制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资本主义的简单协作 所谓协作,是指许多人同时在同一个生产过程中,或者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组织地共同地进行劳动。协作有两种形式:如果劳动者只是共同劳动但彼此间没有分工,就叫做简单协作;如果劳动者彼此间实行分工,大家在分工的基础上共同劳动,就叫做复杂协作。 在封建社会末期,随着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一些富裕的手工业作坊主或商人雇佣了较多的手工业者,让他们在自己的作坊中共同进行劳动,这样就出现资本主义的简单协作。这些采取资本主义简单协作的作坊,同那些只有一,二个帮工和个别学徒的小作坊相比,从表面看,在生产工具和劳动方法上并没有多大的差别,所不同的只是生产规模比较大,雇佣的工人比较多,因而能够实行简单协作。但是,正是由于这种情况,这些手工业作坊主便能够剥削到大量的剩余劳动,使自己得以摆脱劳动,从而变成了资本家。而这 ==========第85页========== 85 些采取了简单协作的作坊,也就成为刚刚出世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形式。所以,马克思指出:“多数劳动者在同时同地(或者说在同一个工场),在同一个资本家指挥下为生产同种商品而进行劳动,在历史上和概念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出发点。”① 简单协作比起分散的个体劳动,具有很多优越性。许多人在一起劳动,不仅可以大大节省用在工房、仓库、工具、设备等方面的生产资料的开支,而且通过互相配合、帮助等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许多人的集体劳动,并不等于若干个人劳动的简单相加,它可以产生一种新的集体力量,使一些用分散的个体劳动根本无法进行或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做到的工作,能够迅速完成,如搬运重物和拆除障碍物等等。协作还可以扩大劳动的空间范围,譬如,在开凿运河、兴修水利和铺设铁路等工程上,就可以在不同的地段同时动工。另外,协作也可以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投入大量的劳动,譬如,农业上实行集约经营时的情况就是这样。如此等等。 上述这些优越性,是由劳动协作本身产生出来的一种新的社会的力量,在这种力量的创造上,资本家虽然没有花费一分钱,但由于工人是在他的雇佣下进行劳动,所以这种由协作产生的新的生产力,也就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成为资本家发财致富的源泉。 在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中,简单协作逐渐为工场手工业所代替。 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 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是以分工和手工技术为基础的一种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在西欧,工场手工业盛行于十六世纪中叶到十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40页。 ==========第86页========== 86 八世纪末叶,它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我国在明代,己经有了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萌芽,而在鸦片战争以后,则有了较明显的发展。 工场手工业是以两种方式产生的。一种是资本家把不同行业的手工业者联合在一个工场里,让他们分工协作共同生产一种商品。例如,马车工场就是这样,其中有木匠、铁匠、裁缝等等,他们分别制造马车的各个部分。另一种是资本家把同一行业的许多手工业者组织在一个工场中,让他们进行分工,并在互相衔接的工序上分别从事不同的操作。例如,制针工场就是这样,在这里,原来制针的手工业者现在只专管制针的个别工序,如打眼、磨尖等等。 工场手工业由于实行了分工,所以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比简单协作具有更大的优越性。第一,分工的结果,每个工人长期专门从事某一种操作,这对于提高他们的熟炼程度和积累经验有很大作用;同时,还可以避免过去那种因变换工作而造成的时间浪费。第 二,由于实行分工,劳动工具也会越来越专门化,这可以大大提高劳动效率。第三,由于把原来各种分散的手工业者组合在一个工场里,因而可以缩短产品制造“上所经过的各个生产阶段的空间距离:同时,还可以把原先在时间上依次进行的各个生产阶段改为在空间上齐头并进。此外,实行分工还必然使上下工序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每道工序上的工人都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否则就会打乱整个生产秩序。这不仅会大大加强劳动强度,而且也迫使每个工人必须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完成自己的操作,这就使每个工人的劳动更加具有社会平均劳动的性质。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使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阶级对立日益加深。工场手工业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因而资本家可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可是,它给工人阶级带来的却是无穷的灾难。在资本主义分工的情况下,由于工人长期从事一种局部的、片面的操作,因而他们的身体就会畸形发展,产生各种职业病。不仅如此,由于工人终生只从事某一种单调而沉重的体力劳动,因而会逐渐丧失作为一 ==========第87页========== 87 个独立生产者所具有的那种对整个生产过程的知识、判断力和意志,生产上的智力会变得十分贫乏。还有,工场手工业势必会在工人中间造成劳动力的等级制度。那些被长期安置在技术要求较高的工种或工序上的工人,变成了熟练工人;而那些长期被安置在技术要求较低的工种或工序上的工人,则变成了非熟练工人。与工人之间技术上的等级差别相适应,他们的工资收入上也形成了等级差别。这种情况对工人的团结是不利的。最后,工场手工业的另一个重要结果,是使工人变得只会从事某一种局部操作,而再也不能自己单独制成一件成品。由于这种原故,所以使得工人对资本的依附性加强了。 在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中,工场手工业为机器大工业所代替。 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 经过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资本家在生产中广泛采用机器的结果,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单位商品的劳动耗费大大减少,因而商品价值大大降低。资本主义正是凭借着机器生产的这种优越条件,彻底战胜了封建经济和小商品经济,而使自己变成了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 然而,资本主义并不是无条件地使用机器的。假如仅仅为了减少劳动耗费和降低商品价值,那么,只要生产机器所耗费的劳动少于使用机器所代替的劳动,在生产中使用机器就是有利的。但是,由于雇佣工人的一部分劳动即剩余劳动是不给报酬的,劳动力的价值比工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要小得多,因此,上述条件对资本家来说便远远不够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只有当机器的价值低于机器所代替的劳动力的价值时,资本家才会使用机器;否则,他宁肯多雇工人,而不使用机器。这就是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界限。 ==========第88页========== 88 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给工人阶级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由于机器简化了操作过程,使得体质较弱的劳动力参加生产成为可能,因此随着机器的广泛采用,便有大批的妇女、儿童到工厂来做工。从前,工人为了活命不得不出卖自己;而现在,却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了。所以,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所引起的一个最重要的变化,乃是工人阶级地位的明显下降。 资本主义使用机器,不仅使大批工人遭到排挤,被打入失业队伍,而且使广大中小生产者因抵挡不住廉价商品的竞争而陷于破产。这样,便造成了越来越庞大的失业工人队伍,而资本家则利用失业人口的存在,迫使在业工人降低工资和延长劳动时间,以加强对他们的剥削。 资本主义使用机器,还必然会大大加强工人的劳动强度。工人完全成了机器的附属品,他必须跟着机器的运转而动作,只要资本家加快机器的运转速度或增加工人看管机器的台数,就会大大提高工人劳动的紧张程度。由于劳动的过度紧张,工伤事故大量增加,使大批工人变成残废、或者未老先衰、过早死亡。 随着机器的广泛采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对立也更加尖锐了。脑力劳动几乎完全由少数与工人相对立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进行,而压在工人肩上的则是沉重而单调的体力劳动。 本来,大机器工业的出现,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个巨大胜利,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机器却大大加强了资本对雇佣劳动的统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机器就它本身考察会缩短劳动时间,但它按资本主义方式使用时会延长劳动日;因为机器本身会使劳动变得轻易,但它按资本主义方式使用时会加强劳动;因为机器本身是人类对于自然力的胜利,但它按资本主义方式使用时会使人 ==========第89页========== 89 类为自然力所征服;因为机器本身会增加生产者的财富,但它按资本主义方式使用时会使生产者变为需要救济的贫民”。① 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又称工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转变为机器大工业的过程。它发生在十八世纪末叶到十九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基础就是通过这个过程建立起来的。 产业革命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它是资产阶级为了追逐最大限度的利润而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必然结果。此外,当时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发展也为产业革命提供了条件。首先,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建立,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迅速扩大和生产技术的大发展扫清了道路。这是最重要的 一点。其次,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广泛发展,为机器的大量发明和广泛采用提供了技术准备。在工场手工业中,由于实行了细密的分工,产品的生产过程被分解成许多简单的操作。与此相适应,劳动工具也变得更加专门化,这就为把一些简单而又效率很高的工具联结成为机器提供了可能。第三,当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也对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上述条件下,资产阶级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纷纷采用先进技术,使用机器生产,结果便发生了改变当时整个社会物质生产基础的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当时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英国。继英国之后,法、德、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在十九世纪中叶完成了产业革命。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74页。 ==========第90页========== 90 产业革命不仅是生产技术的巨大变革,而且也包含着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它引起了一系列十分重大的社会经济后果。 产业革命使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使资本主义生产迅速增长,这就大大增强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使资本主义能够迅速地战胜封建经济和小商品经济,而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 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程度空前提高,但与此相伴而来的,却是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果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这就必然要导致生产的社会性同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日益尖锐化。 产业革命也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进一步尖锐化。机器大工业的广泛发展,造成农民、手工业者的大量破产,他们在丧失了生产资料以后,只好去充当雇佣工人,这样便迅速壮大了无产阶级的队伍。同时,大机器工业的发展,又引起了许多巨大的工业中心的出现,使工人群众在工作和居住方面日益集中。这就大大加强了他们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他们之间的团结。无产阶级作为与资产阶级相对抗的独立的阶级力量终于最后形成。此外,大机器工业的发展和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使广大工人群众完全变成了机器的附属品,并成倍地加强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因此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也急剧地尖锐起来。 工资 资本主义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态。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劳动一天,得一天的工资,劳动一小时,得一小时的工资,因此,从表面上看,工资好象是劳动的报酬,或者劳动的价格。但实际上,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根本不能当作商品来出卖。 ==========第91页========== 91 第一,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它必须在出卖之前就已经存在。可是当工人在市场上与资本家相遇时,他的劳动还未进行,还没有一个独立存在的形态。如果想使劳动取得独立化形态,这就要把活劳动变成物化劳动,即变成产品。然而,出卖产品并不是出卖活劳动。 第二,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量由劳动时间来决定。如果说劳动是商品,也有价值,那么它的价值又如何决定呢?这就只好说:劳动的价值由劳动来决定,8小时劳动的价值等于8小时劳动。很明显,这是没有任何内容的同义反复。 第三,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具有价值,而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那末,工资和劳动的交换是按什么原则进行的呢?如果是等价交换,资本家就应当付给工人全部劳动的产品,这等于取消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基础;如果是不等价交换,就意味着价值规律遭到了破坏,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不能不要价值规律的。 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是他的劳动力。劳动力和劳动是有严格区别的。劳动力是蕴藏在人们身体当中的一种能力,而劳动则是劳动力的使用。这就如同肠胃的消化力不是消化,机器也不同于机器的作用一样。工人出卖劳动力,也就是把一定时间内的劳动力的使用权转让给资本家,由资本家去使用,而劳动力的使用过程,才是劳动。恩格斯指出,关于劳动、劳动力的这种理论上的严格区分,“并不是纯粹的咬文嚼字,而是牵涉到全部政治经济学中一个极置要的问题。①我们知道,科学地揭露剩余价值的起源和工资的本质,都是以上述区分为前提的。 所以,工资不是别的,乃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更确切地说,它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一种转化形态。只是由于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采取了工资的形态,因此就转了个弯子,从表面看来好象就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了。马克思写道:“工资不是它表面上呈现的那种 ①恩格斯:《卡·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1891年单行本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2卷,第235页。 ==========第92页========== 92 东西,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只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掩盖形式。"①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资所以会造成这种假象,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一些情况造成的。譬如,资本家通常是在工人给他提供了一定时间的劳动之后才付给工人工资,这就给人一种印象,以为支付的是劳动的代价。再譬如,工人给资本家劳动的数量越多,质量越好,一般说他所得的工资也就愈多,这也容易使人误认为工资是劳动的报酬。 本来,同其他剥削制度一样,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劳动,也是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两部分。这两部分劳动,又叫做有酬劳动和无偿劳动。由于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采取了工资的形式,就把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完全掩盖起来了。在这里,有酬劳动和无偿劳动的一切痕迹都不见了,全部劳动都仿佛成为有偿的了。资产阶级及其御用的经济学家正是利用工资的这种现象形态,制造各种谬论,来为资本主义进行无耻辩护的。 马克思第一次透过现象揭明了工资的实质,为全世界工人阶级创造了科学的工资理论。马克思的工资学说,无情地粉碎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工资问题上散布的一切谬论,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隐蔽性,从而为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提供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 计时工资 计时工资是按照工人劳动的时间支付的工资。它是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之一。具体又分为月工资、日工资和小时工资等。 ①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19页。 ==========第93页========== 93 要判断计时工资的高低,不能只看计时工资的水平,即数额,而必须把它同劳动日的长短联系起来一起考察。例如,假定某工人日工资原为2元,劳动日为10小时,每小时工资为2角;后来他的日工资增加为2元2角,表面看来工资是提高了,但如果劳动日延 长为12小时,每小时工资反而下降为1角。这就是说,单凭计时 工资水平,并不能充分反映出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实际情况,相反,它有时甚至会掩盖已经加强了的剥削。 为了表明计时工资和劳动日长度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批判地借用了“劳动价格”这个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概念,并赋予这一概念以新的内容。马克思所说的劳动价格是指劳动力每一小时的价格,即工人每一小时所得到的工资额。它的计算方法是:劳动价格= 劳动方日价值(日工资)。例如,劳动力的劳动日时数日价值是2元,劳 劳动日时数 动日的长度为10小时,那么,劳动价格便是:2元=2角。有了 10小时 劳动价格,我们就可以清楚地揭露资本家怎样利用计时工资来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在计时工资的条件下,资本家最常用的一种加强剥削的方法,是延长劳动日长度和加强工人的劳动强度,这实际上就是降低工人的劳动价格。除此以外,小时工资制,也是资本家对工人加强剥削的一种方式。它只规定工人每小时的工资额,工人在一天内劳动几小时就给几小时的工资。这种办法,表面上似乎“公平合理”,但实际上却给资本家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延长和缩短工人劳动日大开方便之门。当经济繁荣、商品销售顺利时,资本家便让工人拼命加班加点;而当经济衰退、商品销售困难时,资本家便尽量缩短劳动日,使工人陷入半失业状态。这种情况,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家“可以破坏就业上的一切规律,而完全按照自己的便利,专擅和 ==========第94页========== 94 眼前利益,使最惊人的过度劳动,和相对的或全部的失业交替发生作用。"①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明确看出,计时工资的一般规律是:如果劳动量(一日的、一周的、一月的)是已定的,计时工资额是取决于劳动价格;反之,如果劳动价格是已定的,计时工资额就取决于劳动量的大小。 计时工资的这个规律的作用必然给工人阶级导致如下的后果: 一方面,劳动价格愈低,工人为了维持一家老小的起码生活,便必须多干活,多延长劳动时间。另一方面,劳动时间愈长,就又会引起劳动价格新的下降。所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劳动得愈多,得到的反而愈少;得到的愈少,又迫使他们劳动得愈多。总之,工资的性质决定了工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必然是在一种不断地恶性循环中生活。 计件工资 计件工资是按工人所生产的产品件数或完成的作业量支付的工资。它是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之一。 从表面来看,在实行计件工资时,工人生产的产品愈多,得到的工资也愈多,因而好象工人出卖的不是他的劳动力,而是己经物化在产品中的劳动:似乎工资的多少,是由生产者的工作效力决定的。 但是;实际上,计件工资同计时工资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仍是以计时工资为基础的。举例来说,假定在实行计时工资时,工人每天劳动10小时,创造4元新价值,其中2元为工人所得的工资,2元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593页。 ==========第95页========== 95 为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在这种条件下,剩余价值率即剥削率为100%。又假定现在改行计件工资,资本家把原来工人在10小时中生产的10件产品,去除原来的计时工资额2元,则每件产品的计件工资单价便是2角。这样,工人每完成一件产品得2角工资,如果他一天中仍完成10件产品,那么他所得的全部工资便仍为2元。在这种条件下,资本家从工人一天劳动中榨取到的剩余价值也是2元,剩余价值率仍然是100% 可见,计件工资不过是计时工资的一种转化形式,或者说,是变相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与计时工资的本质完全相同,它也是劳动力价值和价格的转化形态。马克思指出:“工资支付上的形式差异,决不会影响工资的本质,虽然其中一种形式可以比别一种形式更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① 计件工资既然更加隐蔽和歪曲了工资的本质,因而它比计时工资对工人更富于欺骗性,更有利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首先,在实行计件工资时,工人所得的工资额由于和他完成的产品数量直接联系起来,因此,工人为了多得一点工资,便不得不更加紧张地劳动,自动加班加点,提高劳动强度。工人给资本家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大大增加了,但由于每当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时,资本家就会进一步降低计件工资单价,因而他们实际上并不能得到更多的工资。其次,计件工资还为资本家监督工人劳动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计件工资本身对工人的劳动(质量和数量)就是一种很好的监督,这对资本家节省开支、降低产品成本等等都有很大好处。再次,实行计件工资还必然会突出工人的个别利益,增加他们收入上的差别,加强工人内部的竞争,因而不利于工人之间的团结。这对资本家当然也是有利的。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600页。 ==========第96页========== 96 名义工资实际工资 名义工资,即货币工资,它是工人把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时所得到的货币额。实际工资则是工人用出卖劳动力得到的货币所能购买的生活资料数量。 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工资愈高,则工人所能换取的生活资料就愈多;反之,就愈少。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名义工资的变动和实际工资的变动,经常是不一致的。货币工资的数量不能表明工人的实际收入水平。这是因为,决定实际工资水平的,除了货币工资额以外,还有物价、捐税、劳动日长度和劳动强度等一系列因素。例如,在通货膨胀时,如果货币工资不变,实际工资就会因物价上涨而大大降低,在这种条件下,即使货币工资有一定的提高,但只要这种提高赶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实际工资仍然会下降。所以,名义工资会掩盖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为了正确地认识工资的量的变化对工人阶级的影响,必须研究实际工资的运动及其规律性。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实际工资有一种下降的趋势。马克思说过:“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趋势不是引起工资平均水平的提高,而是引起这个水平的降低。”① 实际工资下降的趋势,主要是由下面一些原因造成的:第一,由于大量失业工人的存在,使劳动力这一商品经常供过于求,工人在劳动市场上经常处于不利的地位,他们不得不在工资被压低的苛刻条件下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第二,由于机器的普遍使用和工业技术的提高,许多部门的操作简单化了,使大批童工和女工代替了男工,他们的工资一般比男工工资要低得多。与此同时,随着女工和童工的参加生产,原来的熟练工人有的被排挤,有的则不得不去做 ①马克思:《工资、价格和利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169页。 ==========第97页========== 97 那些报酬很低的非熟练劳动。第三,由于资本主义的技术进步,使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从而使劳动力的消耗大量增加,为要补偿它就需要更多的生活资料,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资本家稍许增加 一点工资,但却补偿不了劳动力的过度消耗。第四,由于物价和房租的上涨以及捐税负担的加重。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实际工资的下降是一种客观趋势。但决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面对着资产阶级的无情掠夺,工人阶级应当放弃斗争,听任自己的生活状况不断恶化下去。实际上,工资的实际水平,也和劳动日的长度一样,归根到底是由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在斗争中的力量对比决定的。 工人阶级为争取提高工资而进行的斗争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可以暂时延缓工资水平的下降,而且可以加强工人阶级的团结,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锻炼他们的战斗精神。但是,工人阶级为提高工资而进行的斗争,只是一种经济斗争,这种斗争无论进行得多么有效,只能暂时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而决不能改变他们被剥削被奴役的阶级地位。无产阶级要得到彻底解放,决不能局限于经济斗争,而必须积极开展政治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指出:“工人应当摒弃做一天公平的工作,得,天公平的工资!'这种保守的格言,而要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革命的口号:消灭佣劳动制度!① 血汗工资制度 资本家残酷剥削工人的各种工资制度的总称。它的特点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合理”的组织,并把这种“科学”的 ①马克思:《工资、价格和利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169页。 ==========第98页========== 98 劳动组织和旨在使工人精疲力竭的劳动工资制度结合起来。列宁把它叫做榨取血汗的“科学”制度。 最初流行和最有代表性的血汗工资制,是所谓“泰罗制”。它是由美国的一个名叫弗雷德里克?泰罗的工程师发明的。它的基本做法是这样的:从企业中挑选最强壮、最灵巧的工人,让他用自己最快的速度进行劳动,用秒和几分之一秒的时间单位,把他完成每一操作所用的时间记录下来,或者拍摄成电影。然后,根据记录和电影对工人的劳动进行“科学”分析,找出其中多余的动作,并研究出效率最高的也就是所谓最“合理”的操作方法。把上述操作法规定为标准操作法,并据此确定全体工人的劳动定额,根据这种劳动定额又规定两种不同的工资单价:凡完成和超额完成定额的,除工资外,可得到一定数量的奖金;对于完不成定额的,则按较低的单价支付工资。这种制度一经实行,就必然成为“驱策”工人的一条鞭子,迫使他们不得不给资本家拼死拚活的劳动。就象列宁所指出的,这种“科学制度”,“结果,在同样的9一10小时的工作中,他们就从工人身上压榨出比原先多两倍的劳动,无情地绞尽他所有的力量,以三倍于原先的速度榨取雇佣奴隶一点一滴的神经和筋的能力。”① 除“泰罗制”外,“福特制”也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血汗工资制度。它因在美国的所谓汽车大王亨利·福特的汽车工厂中首先实行而得名。它的主要特点是:在实行产品标准化的基础上,以日益加速的传送装置,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从而大大增加产量。工人虽然可以由此多得一些工资,但是这种提高,远远不能补偿工人因过度劳动所造成的精神和体力的消耗。而与此同时,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却成倍地提高了。 血汗工资制度还有其他一些形式,如赫尔斯制、罗文制、康脱制等等。它们不外是泰罗制和福特制的变种,同样都是资本家为剥削工人而精心设计出来的“绞肉机器”。 ①列宁:《榨取血汗的“科学”制度》。《列宁全集》第18卷,第594页。 ==========第99页========== 99 劳动纪律 切共同协作的社会生产过程,都必需有一定的劳动纪律,以 作为使劳动过程保持一定秩序的一种手段。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劳动纪律的性质是不相同的。这种不同,是由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的。 在奴隶制度下,奴隶主不仅占有生产资料,而且占有奴隶的人身。奴隶没有任何自由,被认为是会说话的工具。奴隶主对奴隶可以任意买卖,打骂或者处死。在这种条件下,奴隶厌恶劳动,劳动时消极怠工,便是很自然的事。他们甚至还经常带着某种“真正的快感”破坏工具,以表示自己与工具的区别。奴隶主为了从奴隶身上榨取尽可能多的剩余生产物,便用各种极其残酷野蛮的手段来驱使奴隶劳动。 在封建制度下,农奴的地位比起奴隶来虽然有了某种改善,但他们对封建主仍处于隶属的地位,并且被束缚在土地上。农奴在份地上给自己劳动,是有一定的积极性的,而对于在地主自营地上给地主干活,则丝毫不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封建主便采用鞭答、关押以及其他各种酷刑来强迫农奴给他们劳动。 因此,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劳动组织,是靠棍棒的纪律来维持的。 与以前的剥削制度不同,资本主义是建立在剥削雇佣劳动的基础上。工人在人身上是自由的,并不隶属于哪一个资本家。但是,由于他们被剥夺了生产资料,除了自己的双手而外一无所有,因此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给资本家,并遭受资本家的驱使和残酷剥削。工人所得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 一般说来它只够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即只够维持工人及其家属最低的生活水平,在很多情况下,并且远远不够维持生活。工人在资 ==========第100页========== 100 本主义制度下的这种经济地位,决定了他们必须不断地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即使不出卖给资本家张三,也要出卖给资本家李四,一句话,即出卖给整个资产阶级。不然,自己和一家老小便要挨饿、受冻。工人的这种经济地位,也决定了他们干活时不得不遵守资本家的种种规定,不然便会立即受到资本家的处分,如扣工资、罚款和解雇等。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在以前用鞭子驱策奴隶的地方,现在有监工人员的处罚簿作为代管。一切处罚,当然都还原为处罚金和扣工资的形式”。① 因此,资本主义的社会劳动组织,是“靠饥饿纪律”②来维持的。可见,在私有制的阶级社会中,劳动纪律乃是剥削阶级强迫劳动者为其生产财富的一种手段。它和劳动者的利益是矛盾的,对劳动者来说,它是一种异己的力量。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建立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消灭了人剥削人的现象,因此从根本上改变了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在这里,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人,他们不再为剥削者当牛作马,而是为自己,为自己的阶级,为自己的国家进行劳动。与此相适应,劳动纪律的性质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社会主义的劳动纪律体现着工人阶级和集体农民的共同利益,它再也不是来自外部的一种强制力量,而是劳动者为了把集体生产搞好而自觉建立的。正因为这样,所以这种劳动纪律便自然地为劳动者所乐于遵守和认真执行。社会主义的劳动纪律是人类历史上最新型的劳动纪律。 但是,从另一方面说,社会主义的劳动纪律仍然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如果不遵守它,任意违反它,也是不行的。纪律如果可以随便破坏,就等于没有任何纪律,结果就必然会从根本上损害劳动者的利益。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必须不断地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的劳动纪律。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55页 ②列宁:《伟大的创举》。《列宁全集》第29卷,第381页。 ==========第101页========== 101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一个社会既然不能停止消费,因而也就不能停止生产。生产总是要不断地进行。对于生产,如果我们不是把它看成一个孤立的过程,而是把它看作一个不断的运动,那么,每一次生产便都是上一次生产的更新和重复,因而它同时又都是再生产。 再生产,从规模上说,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所谓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就是资本家把从工人身上榨取到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不增加投资,再生产在原有的规摸上重复进行。 对于我们认识和揭露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来说,研究它的简单再生产是有重要意义的。它可以使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某些重要特点。 首先,通过对简单再生产的分析,可以揭示出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的真正来源。假如我们孤立地从一次生产过程看,资本家给工人发工资时,工人在这一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可能还没有卖掉,因而看起来好象是资本家用自己的货币来给工人发工资的。但是,我们从再生产的角度来看,问题就完全清楚了。工人在这一次生产过程中所生产的商品虽然还没有卖掉,但他在上一次生产过程中所生产的商品,却已经被资本家卖掉并转化为货币了。因此,工人得到的工资,并不是资本家用他自己的货币来支付的,而是用工人自己所生产的一部分产品来支付的。明白了这一点,资产阶级辩护士们历来散布的那些谬论,如什么“工人是靠资本家养活呀”、“资本家是工人的救命恩人呀”等等,便都可以彻底揭穿了。 其次,通过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还可以揭示出资本家的资本的真正来源。资本家手中的资本,不管它最初是怎样来的,但经过一定时期以后,都会变成剩余价值的积累物,即变成由剩余 ==========第102页========== 102 价值积累而成的资本,也就是说都是靠剥削工人的劳动而来的。举例来说,假定资本家原有资本10,000元,每年给他带来剩余价值1,000元。又假定他每年把剩余价值全部消费掉,那么经过10年,他就消费了10,000元的剩余价值,这个数目恰恰与他原来的资本数量相等。这就表明,10年中他已经把自己的资本全部吃光花光了,而现在他手中拥有的这10,000元资本,则完全是由工人的剩余价值变成的。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十分重要的结论:工人阶级在掌握政权以后,对资产阶级占有的财产实行剥夺,是完全应该、完全合理的。这不过是工人阶级把自己过去所创造的但被资本家强占去的财富重新收回而己。 最后,通过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还可以揭示出雇佣工人个人消费的性质。如果孤立地从一次生产过程来看,好象只有工人的生产消费(即消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才有利于资本家,是资本家所需要的;至于工人的个人消费,则好象纯属工人个人的私事。但是,从再生产的角度看,却不是这样。工人的个人消费,是为了恢复他在上一次生产过程中耗费掉的劳动力,是为了重新给资本家剥削做准备。这就如同机器需要加油、牛马需要吃草料一样。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从资本主义制度来看,便是浪费的。实际上,工人的工资确实就是按照这种原则规定的,那是一种象俗话所说的“吃不饱,饿不死”的标准。工人要想通过干活赚钱改变自己的阶级地位,是根本不可能的。他今天领了工资,进行个人消费,明天仍然还得照样去给资本家充当剥削对象。所以,工人的个人消费,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所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是完全从属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需要的。 综上所述,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不仅会生产出物质产品,而且还会生产出资本家和雇佣劳动者,即把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存在的条件重新生产出来。因此,和任何社会的再生产一样,资本主义的再生产,也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第103页========== 103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就是大于原有规模的再生产。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情况下,资本家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不是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的一部分合并到他原有资本中去,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情况可以用下例来说明: 假定某一资本家有10,000元资本,其中8,000元为不变资本(c),2,000元为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率(m')为100%。这样,在当年的生产结束后,工人就为资本家创造出2,000元的剩余价值。再假定资本家为了下一年扩大再生产只把剩余价值的一半即1,000元用于个人消费,而把其余的1,000元转化为资本,如果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保持不变,那么,就会有800元的不变资本与200元的可变资本分别追加到原有的资本中去。这样,总资本就由10,000元增加到11,000元,其中8,800元为不变资本,2,200元为可变资本。由于资本增大了,资本家便可以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扩大生产规模。如果剩余价值率仍为100%,那么到第二年末,资本家就可以获得2,200元的剩余价值。这样年复一年地进行下去,资本数量就会不断增加,生产规模就会不断扩大,而剩余价值也会不断增多。 从以上说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资本家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资本,都是来源于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如果没有剩余价值的积累,或者说如果剩余价值不转化为资本,扩大再生产是根本不可能的。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而资本积累则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 资产阶级及其代言人经常向人们宣扬说,资本家的资本是靠他们自己或其祖先的“辛勤劳动”而积攒起来的。这完全是骗人的鬼话。 ==========第104页========== 104 马克思明确指出,追加资本“从它的起源看,它没有包含一个价值原子不是由别人的没有报酬的劳动生出。”①我们并不否认有些资本家的原始资本即起初拿来从事资本主义剥削活动的资本,可能包含有某些个人劳动的因素(譬如,他以前是一个小手工业者),但是,这 一部分资本同以后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依靠剥削剩余价值而积累起来的资本相比,其数量是微不足道的,以致是可以舍掉不计的。况且,即使是这么一点儿原始资本,由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也早就被他吃光用尽了。 其次,是关于劳动力买卖关系的实质问题。如果我们仅从简单再生产的角度看问题,似乎劳动力的买卖完全是依照商品交换的规律,依照等价交换的原则来进行的。资本家给工人以工资,工人则给资本家以劳动力,双方的关系似乎是一种平等的买卖关系。但是,分析了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就可以明白,这种所谓“等价交换”、“平等的买卖关系”只不过是一个形式,一种假象。因为,资本家这一次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不过是他们上一次从工人身上榨取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他们是用从工人那里剥削来的钱,再来购买工人的劳动力,资本家什么东西也没有拿出来。因此,这种所谓的平等交换,是根本不平等的,它实际上是强占,是无偿占有。 问题还不仅如此。这种“买卖关系”还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资本家用由剩余价值转化的资本来购买劳动力时,这部分价值不但要由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把它补偿起来,而且同时还要工人给它加添上新的剩余价值。也就是说,资本家不仅无偿地占有工人过去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而且还不断地利用这种剩余价值从工人身上榨取更多的新的剩余价值。所以,马克思指出:“劳动力的不断买卖,只是形式。其内容,是资本家用他不给等价即实行不断占有的别人的已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637-638页。 ==========第105页========== 105 经物质化的劳动一部分,不断再和较大量别人的活的劳动相交换。” ① 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在扩大的规模上再生产着。通过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一方面,在资本家手中集中了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和资本财富,另一方面则有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口转变成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他们在资本家的残酷剥削下,生活状况越来越贫困化。随着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进行,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在日益加深。 资本积累 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资本的总额增大,这便是资本积累。马克思说:“剩余价值当作资本来用,或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②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这是因为,一方面,资本家从事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他们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除了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以外,还必须增加自己的资本,以便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和雇佣更多的工人,扩大生产的规模。也就是说,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贪欲是推动资本家不断进行积累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竞争也作为一种外部力量迫使每个资本家必须不断地实行积累。只有不断地积累资本,他们才有可能不断地改进技术设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不然的话,就会被他的竞争对手所打败,遭到倒闭破产。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639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634页。 ==========第106页========== 106 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是剩余价值。假定剩余价值分为个人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的比例不变,那么,积累规模的大小就取决于剩余价值的绝对量。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愈多,在上述条件下,他的资本积累规模也就愈大。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来增殖资本价值,进而扩大生产的规模,进而又无偿地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如此不断地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增加自己的资本财富,这就是资本积累的本质。 资产阶级学者为了替资本主义制度辩护,一向用各种谬论来掩盖和歪曲资本积累的真实内容。英国的庸俗经济学者西尼耳所编造的“节欲论”就是其中之一。按照这种“理论”,生产过程的一切物质条件,如工厂、机器设备等等,都是资本家节欲的结果,都是他们为社会作出的一种牺牲。这是纯粹的胡说。资本家绝不是什么忍欲牺牲的“苦行者”,恰恰相反,他们都是贪得无厌的剥削者。离开了对工人的剩余价值的剥削,所谓资本积累,根本无从谈起。至于说到个人生活,资本的积累不仅不排斥资本家的奢侈浪费,而且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这二者还是互相促进的。资本积累得越多,榨取的剩余价值也便越多,资本家也就越有条件过他们那种骄奢淫逸、腐朽靡烂的生活。反过来,他们越是讲究排场,就越能在社会上获得“信誉”,从而越有可能打通各种赚钱的门路,积累更多的资本。 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一一无产阶级则日益贫困化,他们遭受的劳动折磨日益加重,失业人数不断增加,生活条件日趋恶化。马克思指出,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的社会的两板分化一一个极端是财富的积累,而另一个极端则是贫困、奴役、劳动折磨等等的积累,乃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普遍的规律。 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证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是不可调和的,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进行,这一 ==========第107页========== 107 矛盾必然日益尖锐化,并最终导致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资本积聚资本集中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形式。 资本积聚,就是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积累而增大它的总额。例如,一个10,000元的资本,投在生产领域发挥机能一年以后,获得2,000元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将其中的1,000元积累起来,作为追加资本,合并到原有资本中去,这样,他的资本总额就从10,000元增大为11,000元,这就是资本积聚。 但是,仅靠资本积聚,资本增大的速度还是很缓慢的;而通过资本集中,它却能迅速增大起来。资本集中,就是若干个较小的资本合并成一个较大的资本。在集中的过程中,充满着尖锐复杂的斗争,它是大资本家按照“大鱼吃小鱼”的原则,以各种手段吞并中小资本而发财致富的过程。 中小资本所以常常被大资本所吞并,是因为资本主义大企业比中小企业具有许多优越条件,中小企业竞争不过大企业。例如,(1)大企业能够广泛地使用机器,采用先进技术和科学的劳动组织,能够适当地实行分工和专业化,因而劳动生产率比较高;(2)大企业能够提高设备利用率,因而能节省生产开支,降低成本;(3)大企业还能够广泛地利用商业和运输方面的便利条件,并且也容易取得银行信用的支持。如此等等。 除竞争外,资本主义的信用制度也是加速集中的一个有力杠杆。 一方面,信用制度会促进众多的中小资本的联合,使它们组成规模巨大的股份公司;另一方面,通过银行信贷可以大大增强大资本的竞争力量,使它们更容易击垮和吞并中小资本。 ==========第108页========== 108 资本集中虽然不增加社会资本总额,只是增大个别资本的规模,但是它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却有着重大的意义。如果仅仅依靠个别资本的积聚,象有些现代化的工厂、矿山以及铁路、港口等等,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建立起来。而通过资本集中,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应当强调指出,无论是资本的积聚还是集中,由于他们都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对立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其结果必然是有利于资产阶级而不利于无产阶级。随着资本积聚和集中的发展,资本主义的阶级矛盾必然日益尖锐起来,这是资本积聚和集中必然要导致的后果。 资本有机构成 任何一个产业资本家,都必须把他的资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来购买生产资料,一部分用来购买劳动力。因此,从实物形态上看,每一个资本总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这个比例一般取决于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生产技术水平越高,每一个劳动力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也越多;反之,则越少。正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这种比例反映着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所以马克思把它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技术构成的变化通常会引起价值构成的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变化则通常反映着技术构成的变化。为了表明二者之间的这种有机的联系,马克思把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反映着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即c:v)。例如,一个10,000元的资本,其 ==========第109页========== 109 中8,000元为不变资本,2,000元为可变资本,这样,资本有机构成就是8,000c:2,000V,即4:1。 资本有机构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或企业中是不同的。凡是技术装备水平比较高,使用的原料比较多的企业和部门,其资本有机构成就要高一些,反之则会低一些。 资本有机构成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对于研究和说明资本主义经济过程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如相对人口过剩、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以及绝对地租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借助资本有机构成的学说,对这些问题给予了科学的论证。 相对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超过资本价值增殖所需要的相对多余的劳动人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失业人口。 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也在不断地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表明在资本总额中不变资本部分日益增多,而可变资本部分则日益相对地减少。假定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原来是1:1,现在依次提高为2:1、3:1、4:1,在这种情况下,资本总额中转化为生产资料的部分,便由二分之一依次递增为三分之二、四分之 三、五分之四;而转化为劳动力的部分,则由二分之一依次递减为 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我们知道,资本对于劳动力的需要,不是取决于资本总额的大小,而是取决于可变资本的大小。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总额的增加,可变资本的绝对量虽然也会增加,但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可变资本的相对量即它在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却日益下降。因此,在每个工人的工资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将日益相对地减少。譬如,假定以前 ==========第110页========== 110 在资本有机构成是1:1,而资本总额为5,000元的时候,可以有2,500元用于雇佣工人;现在如果资本有机构成己提高到4:1,资本总额增加到15,000元,如果工资水平不变,就有3,000元用于雇佣工人。在上述情况下,资本总额虽然增加了2倍,但可变资本却只增加了20%。就业工人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资本总额的增长速度,其结果必然造成相对的人口过剩。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对劳动力的需要不仅会相对地减少,而且在某些生产部门或企业中,有时还会绝对地减少。这是由于在这些部门或企业中采用了新的机器设备,把原来的一部分工人排挤出去了的缘故。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尽管资本对劳动力的需要日益相对地有时甚至绝对地减少,但劳动力的供给却会随着资本的剥削和统治的不断加强而日益增多。这主要是因为:(1)工人的微薄收入不足以养家糊口,因而不得不让自己的妻子儿女也去出卖劳动力:(2)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愈来愈多,他们不断涌进劳动市场上来寻找工作; (3)一部分中小资本家破产之后,也只有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可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要出现两种完全对立的趋势:一方面,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有时甚至绝对地减少;而另一方面,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却在迅速地大量增加。其结果,就不可避免地要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即造成资本主义制度所特有的相对人口过剩。 应当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人口过剩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为,这种过剩仅仅是与资本的需要相对来说的一种过剩,换句话说,这是对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需要来说,有一部分劳动者成为过剩的或过多的了。如果资本主义能够从满足人民的需要出发来发展生产,并且合理安排劳动力,那么,即使在生产技术设备不断革新的条件下,也决不会出现人口过利的问题。但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是追求利润,而不是满足人民的需要,因此,在 ==========第111页========== 111 资本主义制度下,根本不可能合理地组织社会生产和利用劳动力,这样,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必然要出现人口过剩的现象。 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而且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条件。资本主义生产通常是从危机到高涨,又从高涨到危机这样间歇地发展的。当生产进入高涨阶段时,资本家便可以根据产业上的需要,随时从失业人口中找到可供剥削的劳动力。而如果没有预先存在的大批失业人口,资本家要迅速扩大生产,就会遇到困难。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又把相对过剩人口叫做产业后备军。同时,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使资本家可以加强对在业工人的压榨,迫使他们不得不接受苛刻的劳动条件和低微的工资待遇,从这种意义上说,失业人口的大量存在,也是资本主义所必不可少的。 失业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失业人口越来越多,特别是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大批工人失业更成为经常的现象。庞大的失业人口的经常存在,明显地暴露出资本主义已经没有能力来驾驭发展起来的生产力,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己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 资产阶级及其代言人经常叫嚷什么要“消灭失业”、“实现充分就业”等等,这是彻头彻尾的欺骗。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不可能消灭失业的,要消灭失业,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一一无产阶级却日益贫困化。资本主义社会的这种两极化现象,是资本主义积累的普遍的规律。 无产阶级的贫困化,包括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两种情况。 ==========第112页========== 112 相对贫困化,是指在国民收入总额中,无产阶级的收入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而资产阶级的收入所占的比重则越来越大。例如,根据美国官方公布的资料计算,采矿工业和加工工业工人的工资,在他们创造的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1889年为40.8%,1919年为 37.7%,1929年为32.3%,1939年为31.3%,1947年为27.8%。 绝对贫困化,是指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的生活条件和劳动条件恶化。它表现在很多方面,主要的是: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失业人数增加,劳动强度提高以及劳动条件和居住状况恶化等等。 实际工资下降是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实际工资下降,表明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日益恶化。特别是在经济危机和战争期间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更加悲惨。 失业、半失业人数的增加和失业时间的延长,是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工人在失业期间,由于断绝了收入来源,生活陷入极端贫困的境地。另一方面,由于大量失业工人的存在,资本家还必然借此来压低在业工人的工资,使在业工人的处境也发生恶化。 无产阶级物质生活状况的恶化,在住房方面表现得尤其明显。据报道,在美国有数以百万计的劳动人民住在拥挤不堪的城市贫民窟和劣等住房中。还有很多人,由于付不起房租,只好栖身于破车箱、桥洞等处。 应该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些年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对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一种极大的威肋,有很多劳动人民患上了各种可怕的“公害病”。这也表明了无产阶级贫困化的日益加深。 资本家为了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不仅竭力降低工人工资,而且还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过度劳动的结果,使工人中成批的人身体早衰,患各种慢性病和职业病的人数大量增加,同时工伤事故也迅速增多。 ==========第113页========== 113 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理论,具有重要的革命意义。这一理论揭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与社会财富增加的同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鸿沟必然日益扩大和加深,他们之间的阶级矛盾不可避免地要日趋尖锐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是根本不能调和的。无产阶级只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领导下,用革命方式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和失业,并彻底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状况。 国民收入 从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社会总产品中,扣除用于补偿已消耗掉的生产资料部分,其余部分便是国民收入。倘若用价值形式表示,则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出来的全部新价值(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它等于包含在社会总产品中的全部可变资本价值加剩余价值,即v+m)。 国民收入是由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创造的,这些部门主要有:工业、农业、建筑业以及为生产服务的一部分运输业。此外,作为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继续的那一部分商业(即商业中的分类、包装、保管等劳动),也参与国民收入的创造。至于那些非物质生产部门,如国家机关、军队、文化教育机关、信用机构、宗教团体等等,由于它们不生产任何物质财富,因而也不创造国民收入。这些部门的开支及其人员的收入,是靠物质生产部门所创造的国民收入来提供的。 资产阶级及其代言人,为了掩盖他们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肆意曲解国民收入的概念。他们把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混为一谈,硬说任何人的收入,不曾其来源如何,最后都形成国民收入。这是 ==========第114页========== 114 完全错误的。这不仅把一国财富的真正创造者工人、农民,同那些形形色色的寄生虫和吸血鬼一一资本家、官吏、警察、律师、神父等等,混为一谈,完全歪曲了国民收入的真正来源,而且也夸大了国民收入的实际数量。 国民收入的多少,一般说来,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1)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者的人数;(2)劳动生产率的水平;(3)生产资料耗费的情况。当其他两个条件不变时,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者的人数越多,则创造的国民收入也就越多。同样道理,当别的条件不变时,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或者是生产资料的耗费减少了,也会产生同样的结果。 国民收入分配的性质取决于生产的性质,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雇佣工人一无所有,因而他们不得不向资产阶级出卖劳动力并遭受其剥削和压迫。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只能有利于资产阶级,而不利于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者。 国民收入的分配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所谓初次分配,就是国民收入在那些与生产过程相联系的阶级和阶层之间的分配。资本主义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过程是:产业资本家首先占有工人阶级创造的全部社会产品,产品出卖后他们得到产品的全部价值,从中扣除用于补偿已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部分,其余便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新价值,即国民收入。新价值中相当于可变资本的部分,作为工资支付给工人,成为工人的收入;而相当于剩余价值的部分则在资产阶级内部进行分配。产业资本家得到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得到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家得到利息,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 在资本主义社会,除上述与生产过程有直接联系的各阶级、阶层之外,还有人数众多的不参与生产过程的其他阶层,如国家官吏、军警、演员、作家、科学家、医生以及各种服务人员等等。他们的收入是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而取得的,也就是靠已经初次分配过的生产劳动者的工资以及剥削阶级所得到的利润、利息和地租来支 ==========第115页========== 115 付的。因此,马克思指出,这种收入“和那些原始的收入相对而言,表现为派生的收入”。① 国民收入分配的资本主义性质,决定了它的再分配也必然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过程,是劳动人民遭受资产阶级进一步剥削的过程。我们知道,资本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主要有二:一是国家预算,一是各种服务报酬。国家预算的收入主要靠征税、发行公债和滥发纸币来取得。但是,所有这些最后都得由劳动人民来负担。在资本主义国家,各种服务性行业(医疗、文化娱乐、生活服务等等)所索取的费用是越来越昂贵的,通过这种服务费用,劳动人民收入的一部分转到非生产部门,以服务行业利润的形式落入经营这类行业的资本家的腰包。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建立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消灭了人剥削人的现象,因此国民收入是完全按照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利益来分配的。在这里,不论是国民收入作为扩大再生产追加投资的部分,还是用于国防建设和劳动者个人消费的部分,都直接代表着劳动者的阶级利益,根本不存在象资本主义社会那样的对抗性矛盾。毛主席指出:“在分配问题上,我们必须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②这是我们进行国民收入分配的唯一正确的指导方针。 国家预算 国家预算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的预计。国家预算的性质和作用取决于国家的阶级性质和它的职能。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413页。 ②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第149页。 ==========第116页========== 116 在资本主义社会,国家是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进行阶级压迫的工具,它的基本职能则是对内镇压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对外进行侵略和扩张。资产阶级国家主要由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暴力机关所组成,资本主义国家预算,就是为资产阶级国家发挥上述职能筹集并供应资金的。因此,这种预算是彻头彻尾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它的作用在于从经济上来保证资产阶级的统治,从而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 资本主义国家预算的性质和作用,明显地表现在预算资金的收入和支出上面。从预算收入方面看,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和产品不属于国家所有,而属于资本家私人所有,所以, 一般地说,资产阶级国家预算,没有自己独立的收入来源。资本主义国家预算的资金,是凭借国家政权的强制力量从劳动人民那里搜刮来的,其主要形式是税收。在资本主义国家预算收入中,税收占有很大的比重。各种苛捐杂税,基本上是由劳动人民来担负的,虽然其中有一部分从形式上看来是由资本家缴纳的,但是实际上最后还是转嫁到劳动人民身上。因此,税收是资产阶级通过国家政权对劳动人民进行的一种额外剥削。 预算收入的另一个来源,是发行公债和纸币。大量发行公债,会进一步增加劳动人民的税收负担,因为国家还本付息的支出,仍然要依靠增税来弥补。而大量发行纸币,则会引起和加深通货膨胀,这同样是对广大劳动人民不利的。 至于资本主义国家预算的支出,如上所说,它的基本方面是为庞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提供经费。在现阶段,用于扩军备战和国民经济军事化的开支就越来越大,并且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预算的 一个重要特点。美国预算的情况是这样,苏联预算的情况也是这样。资本主义国家预算资金的另一部分由国家用于对大公司进行补助。而用于文教、保健事业方面的预算资金,只有很少一点,通常仅占预算总支出百分之三、四。 ==========第117页========== 117 从资本主义国家预算的收入和支出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国家预算,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进行额外剥削的工具,是按照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原则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工具。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各种矛盾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预算越来越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扩军备战和国民经济军事化的结果,使那里的国家预算经常出现大量赤字。为此,资产阶级国家不得不大量增加税收以及增发公债和纸币。但是,采用这些措施必然又会造成资产阶级国家债台高筑,通货膨胀日趋严重,劳动人民进一步贫困化,从而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矛盾更加尖锐起来。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国家的本质和职能,决定了我国的国家预算和资本主义的国家预算有着根本不同的性质和作用。社会主义国家预算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是国家筹集和分配资金以保证国民经济计划顺利实现的一个重要工具。社会主义的国家预算收入,绝大部分来源于社会主义企业的缴款,而支出则是用于国家建设、提高人民生活、巩固国防以及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援助等等。这不仅表明社会主义国家预算有着日益强大的经济基础,可以保证预算收入的稳定增长,同时也表明国家预算的支出完全是为着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利益服务的。我国的国家预算是以国民经济计划为基础的,从而能够保证做到当年收支平衡,略有节余。这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赤字预算所无法比拟的,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即预算赤字,指政府年度预算中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部分。这个差额部分,在会计上习惯用红字书写,所以叫做财政赤字。 ==========第118页========== 118 帝国主义国家经常大量地出现财政赤字,这是资本主义制度日益没落腐朽的表现,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危机不断加深的条件下,帝国主义国家妄图从战争中寻找出路,疯狂地推行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不断地加紧扩军备战,结果使它们的军费开支逐年增加。同时,为了帮助垄断资本摆脱困难,加强竞争力量,政府用于财政补贴方面的开支也目益增多。这样,它们的财政收支便经常失掉平衡,出现大量赤字。例如,从1945-1972年的28年间,美国国家预算,就有18年是有赤字的;在同一时期,预算赤字累计已达1,533.2亿美元之巨。 在资本主义国家,财政赤字通常是靠增加税收,发行公债和滥发纸币来弥补的。这种做法,归根到底是把财政负担转嫁到广大劳动人民身上。在美国的1970年财政年度预算收入中,仅只税收一项,全国每人平均就要负担1,500美元,比1948年几乎增加了三倍。至于通货膨胀和发行公债,同样是对劳动人民的残酷掠夺。财政赤字的长期存在和不断增长,以及由此而来的捐税和国债的不断增加,通货膨胀的日趋严重等,使许多帝国主义国家陷入了日益深重的财政危机之中。 公债 公债是国家筹集预算资金的一种方式。根据公债发行期限,分为长期公债和短期公债。而按付息方式说,公债还有所谓有息公债(按期向债券持有者支付利息)和有奖公债(以摇彩方式向债券持有者支付利得)等。 公债的性质取决于发行它的国家的性质。 在资本主义国家,公债是弥补国家预算赤字的主要来源。当预算出现大量赤字时,资产阶级国家通常依靠增加税收来弥补,但这 ==========第119页========== 119 种方式有它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征收税款需要相当的时间,不能使国家立即得到收入;第二,它会引起纳税人的不满。而公债却不是这样,它在名义上是国家的借款,国家要按期还本付息。所以,对资产阶级国家来说,公债是一种更巧妙更方便的筹集资金的方法。 必须指出,资本主义国家的公债本质上仍然是一种税收一一一种延期的税收。这是因为,国家借公债动员的资金,基本上都是作为非生产性费用被耗费掉,它不但不会引起国家收入的更多的增加,相反却会给国家预算增添还本付息这样新的支出项目,公债额累积得愈大,这种支出就会愈多。为了还本付息,最后还得采取向劳动者增加税收的办法。这说明了,资产阶级国家是用从老百姓手里征敛来的钱来“偿还”对老百姓的欠款。它们发行公债,名义上是向人民群众“借款”,但实际仍然是变相的征税。马克思指出:“募债的办法,在政府有额外支出时,固然使纳税人可以不致立即感到负担,但结果总有增加赋税的必要。① 资本主义国家的公债是统治阶级强制实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手段。它有利于大资产阶级,而不利于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甚至也不利于一般中小资产阶级。大资本家有条件接受国家的委托,经销公债,并从中获得巨额利润。他们还可以通过购买公债获得有保证的收入。但是,如上所说,大资产阶级的这种收入却来源于劳动人民的税款,归根到底,是通过减少工人、农民的收入而取得的。 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危机不断加深的现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镇压本国和世界人民的革命,为了准备它们彼此间你死我活的争夺和厮杀,不断变本加厉地强化其反动统治机器。而这势必会大幅度地增加它们的财政开支,造成大量的财政赤字。在这种情况下,发行公债就成为它们弥补财政赤字的一个重要手段。 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公债相反,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债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我们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工农劳动群众当家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834页。 ==========第120页========== 120 作主人的国家。我国财政预算的基本方针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个根本事实,决定了我国的公债和整个财政活动一样,都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在建国初期,我们国家曾经有组织有计划和有限度地发行过一些公债,其实质是在保证广大群众的收入能逐步提高的前提下,动员他们手中一部分资金,以便依靠自己的力量更快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随着经济建设不断取得伟大的成就,我国已于1959年停止发行公债,并于1968年全部还清过去公债的本息。在此以前,1965年我国还还清了一切外债。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一个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马尔萨斯“人口论” 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可避免的产物。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存在,是无产阶级遭受失业、贫困和饥饿的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御用经济学家为了替资本主义制度辩护,捏造了各式各样的反动“理论”,说什么劳动者贫困、失业,完全是由自然的原因造成的,根本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无关,等等。这些反动“理论”的代表作之一,就是臭名远扬的英国牧师、庸俗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所写的《论人口原理》。 马尔萨斯的《论人口原理》,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是对前人言论的“改头换面的剽窃,其中没有包含一个创造性的命题”①。它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人类同其他一切生物一样,具有一种迅速繁殖的倾向,而为了维持日益增多的人类的生存,就需要有日益增多的生活资料,但这两者的增加却是不平衡的。人口是按照几何级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677页注75。 ==========第121页========== 121 数即按1,2,4,8,…的等比级数增加的;而生活资料的增加却十分缓慢,它是按照算术级数即按1,2,3,4,…的等差级数增加的。这样,人口的增加远远超过生活资料的增加,所以社会上就不可避免地要产生饥饿、贫困和失业的现象。马尔萨斯又认为,要解决人口增加和生活资料增加不相适应的“矛盾”,必须限制人口数量;其“消极”办法就是用节育、晚婚、不婚和堕胎来限制人口的增长,而其“积极”办法是通过战争、瘟疫和饥荒来大量消灭人口。马尔萨斯最后得出结论说,贫困是对穷人的一种惩罚,因为他们生儿育女,使人口繁殖的太快、太多,所以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贫困和失业应由他们自己负责,而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无关。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马尔萨斯“人口论”是一种露骨地反对工人阶级和极端仇视人类的反动“理论”。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在理论上是根本不能成立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人是社会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人首先是生产者,其次才是消费者。而且,人类能够控制人口的增长,做到有计划的生育。至于失业、贫困等等是与一定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现象,主要不决定于人口的多少。 现实生活中的无数事实,也证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是毫无根据的。例如,法国从1760年到1840年的80年中,人口仅增长了60%,而食物数量却增长了两倍;德国在十九世纪的100年内人口增长了两倍,而生活资料却增长了三倍。至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尽管人口的增长速度比旧社会要快得多,但生活资料的增长速度仍然显著超过人口增长的速度。例如,我国建国以来的二十多年中,人口由五亿左右增加到近八亿,增长近60%,而在同一时期内,粮食生产却从1.1亿吨增加到2.5亿吨以上,增长了一倍多。布匹和其他工业品,则增长了几倍甚至儿十倍。这些铁一般的事实,彻底地推翻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第122页========== 122 资本循环 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只有在不停的运动中才能不断地带来剩余价值。如果它停止了运动,就会丧失资本的特性,不再成其为资本了。那么,资本又是怎样运动的呢? 资本在它的运动中,要顺序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形态,并且履行三种职能。 第一个阶段,是流通阶段。资本家用他的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进行资本主义生产准备条件。通过这个阶段,货币资本变成了生产资本。 从表面上看,这个由货币转化为商品的过程,和一般的商品买卖并无区别,货币在这里也只是充当购买手段或支付手段,起着一般货币的作用。但实际上不是这样。因为,在这里,货币所购买的并不是随便一种什么商品,而是具有特定使用价值的商品:劳动力以及为了从劳动者身上榨取剩余价值所必需的生产资料。资本家只有在购买了这两种商品之后,才能够正式开始他的剥削活动,即让工人给他生产剩余价值。因此,货币现在的这种购买行为,就不同于一般的购买行为,它是整个资本运动不可缺少的一个特定环节,是资本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资本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和需要,使购买来的劳动力同生产资料相结合,为他进行生产。 在这种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不仅发挥着一般的生产要素的作用,而且它们是作为生产形态的资本而发挥作用的。生产过程结束时生产出来的商品,是一种新的使用价值,它不仅在物质形态上和资本家原先购买的商品不同,而且在价值量上也起了变化,其中已经包含着资本家梦寐以求的剩余价值。 ==========第123页========== 123 第三个阶段,也是流通阶段。资本家把生产出来的商品卖了出去,从流通中收回货币。资本又重新恢复了最初的货币形态,所不 同的是,现在它的数量变化了,它已经不仅是G(货币),而是G', 即除原来的货币以外,又添了一个新的增殖额。经过这个流通过程,资本家最后实现了他的攫取剩余价值的愿望。所以,这里的商品出卖,也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出卖,它也是资本运动的一部分。这里的商品,实际是商品资本,同样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综上所述,资本在其运动中是经过前后两个流通阶段和一个生产阶段,并且顺序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态。与此相适应,它又履行着这样三种资本的职能,即:为生产剩余价值做准备、进行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剩余价值。 资本从一种形态出发,经过三个阶段,顺序地改变自己的形态,实现着不同的职能,最后又回到它原来的形态,这个全部运动过程,就叫做资本的循环。用公式表示则是: G-W